漢語百科全書 | 汉语百科全书

    Chinese
泰山
  tai4 shan1
  14.407 K 1 year ago 3 hours ago
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古名岱山,又称岱宗、天孙[2],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境内,矗立在鲁中群山间;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

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古名岱山,又称岱宗、天孙[2],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境内,矗立在鲁中群山间;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3]

泰山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198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且符合世界遗产10种评定标准中的7种,和澳洲的塔斯马尼亚荒野并列为符合最多标准的世界遗产。

公元前1831年[4]或公元前1652年[5]泰山地区发生一场地震[4][5]或雷震[6],又称泰山震,最早见于《今本竹书纪年[参 1],目前被大多数学者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早被记录的地震。

泰山原名岱山、亦名岱宗。位于济南长清肥城泰安之间。其南麓始于泰安城,北麓止于济南市,方圆426平方千米。主峰位于泰安市境内的玉皇顶,海拔1545米。相对高差约1300米。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 。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 ,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

泰山承载着丰厚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 ,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山体上既有寺庙、宫、观等古建筑群29处,古遗址128处,有大小碑碣、摩崖石刻2000余处 。

1982年,泰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2002年,泰山被评为“中华十大文化名山”之首 。2006年,泰山因其独特的地质价值,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uthor admin@yizuo-media.com 神话传说
1 year ago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盘古开天

盘古开天东岳为首天下名山无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地生活着。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溘然长逝。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汗水变成了江河。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祖先,他的头部变成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泰山神,又称泰山君、五岳君,排于玉清元宫之第二位,冠五岳之首。相传为盘古王的第五代孙,它掌握人们的魂魄,主掌世人生死、贵贱和官职,是万物之始成地。自战国至汉代,泰山始终是君主告成于天的封禅圣地。

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即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一说为黄帝所遣之玉女,一说为华山玉女。但一般作为泰山女神,为泰山神之女。

  Author admin@yizuo-media.com 文化底蕴
1 year ago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因为东方是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中国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

据相关文献记载,先秦时期来过泰山的帝王就有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鲁僖公、鲁宣公、齐灵公、吴王夫差等 [41]  。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登过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前219年)、秦二世汉武帝(前110年、前109年、前106年、前104年、前103年、前98年、前93年、前89年)、汉光武帝(56年)、汉章帝(85年)、汉安帝(124年)、隋文帝(595年)、唐高宗(666年)、武则天唐玄宗(725年)、宋真宗(1008年)、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除帝王将相外,千百年来,亦有众多文人名士都向往登临泰山,饱览中国第一名山,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如春秋时的至圣孔子、和圣柳下惠、史圣左丘明、乐圣师旷、名相鲍叔牙,秦汉之际的淳于越,西汉的司马迁,东汉的张衡,三国时代的曹操、曹植父子、晋代的陆机,南朝诗人谢灵运,唐代的李白、杜甫、刘禹锡,宋代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欧阳修、苏辙、苏轼、赵明诚与李清照夫妇、石介、孙复、胡瑗、辛弃疾,金代文学大家元好问、王若虚、党怀英、杜仁杰、郝经,元代的王旭、张养浩,明代的宋濂、刘基、王蒙、高启、王守仁、边贡、王世贞、于慎行、萧大亨、董其昌、宋焘,清代的王士祯、施闰章、朱彝尊、姚鼐、赵国麟,近代的冯玉祥等等。

皇帝的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刻石。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马迁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泰山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泰山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围就被人类所开发,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再早还有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战国时期,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泰山与孔子活动有关的景点有孔子登临处坊、望吴圣迹坊、孔子小天下处、孔子庙、瞻鲁台、猛虎沟等。神山、文化宝库泰山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称誉。它是政权的象征,成为一座神圣的山。

泰山宗教发祥久远,佛教于4世纪中期传入泰山。后赵永宁二年(351年)高僧朗公首先到泰山岱阴创建了朗公寺和灵岩寺。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宝寺、普照寺等。著名的泰山经石峪是北齐人所刻的佛教经典《金刚经》。唐宋时,灵岩寺极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灵岩寺称为天下“四绝”之一。泰山道教早在战国时就有方士隐居岱阴岩洞;秦汉后词庙林立,现存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宫(龙泉观)、碧霞祠、后石坞庙、元始天尊庙等。其中以王母池为最早,创建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以前;以碧霞祠影响最大。泰山是王母娘娘神话传说的发祥地。早在魏晋时期就建有王母池道观。王母池位于泰山南麓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的诗句,唐李白有“朝饮王母池”的吟咏。诗人王心鉴在《登岳》一诗中亦有:“优游沐清风,骋怀啸岱山。汉柏揖朝华,秦松别暮烟。云海洗心尘,天路褪狂狷。由来访胜境,乾坤此为巅。”的诗句赞之。

古籍记载

舜典》: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

管子》:古者封泰山、禅梁父

孟子》:孔子登太山而小天下。

战国策·苏秦说齐宣王》: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

史记》:昔黄帝东至于海,登岱宗。

《史记·齐世家》: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

《史记·货殖传》:泰山,其阳则鲁,其阴则齐。山之东北址,旧有明堂,为成周时朝会诸侯之处。秦汉以下言封禅者,必于泰山。

《通义》:王者受命易姓,报功告成,必于岱宗。

白虎通》:王者受命必封禅。封,增高也。禅,广厚也。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禅梁父之址以报地史称无怀、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皆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秦始皇封泰山,禅梁甫。汉武封泰山,禅梁甫、肃然及蒿里、石闾,修封者凡五是也。

汉官仪》:泰山盘道屈曲而上,凡五十余盘,经小天门、大天门,仰视如从穴中视天窗矣。自下至古封禅处,凡四十里。

  Author admin@yizuo-media.com 历史地位
1 year ago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远古时始称火山、太山,“大”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均见其形,读音为“太”。且“太山'意为“大山”,先秦古文中,“大”、“太”通用。《骈雅训纂·释名称》:“古人太字多不加点,如大极、大初、大室、大庙、大学之类,后人加点以别大小之大,遂分为二矣。”按古文字的传统读法,“大”亦有“大”、“太”、“代”三音。春秋战国时,由于同音字的引申和同义字的演变,“太”与“泰”、“代”与“岱”“岱”与“岳”也互相变通了,这样相继出现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岳”等专用名称。“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易·说卦》“履而泰,然后安”。“泰”字就有原来的高大、通畅之意引申为,“大而稳,稳而安”。随即出现了“稳如泰山”、“国泰民安”、“泰山鸿毛”之说。

五岳为群山之尊,泰山为五岳之长。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一般指东岳泰山(位于山东)、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南岳衡山(位于湖南)、北岳恒山(位于山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泰山因其气势之磅礴,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誉。泰山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显示出这一带早期的人类活动。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也反映出早期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活动状况。战国时期,齐国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进入秦汉之后,泰山逐渐成为政权的象征。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华山、恒山,仅占第三位。但就历史政治及文化的地位而言,全国的许多大山与之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

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死后,头部化为泰山。据《史记集解》所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古代传统文化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古代历朝历代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对泰山仰慕备至。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格外高大的节奏感和“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势;山脉绵亘100余千米,盘卧426平方千米,其基础宽大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大有“镇坤维而不摇”之威仪。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六朝任昉《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传说盘古氏(远古时开天辟地,代生万物的神人)死后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这显然是根据《五行》、《五德》学说创作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

1 year ago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ssets/contentimages/Tai20Shan20Ri20Chu20.jpg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  最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观”。古人以“泰山北斗”来喻指人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Der Taishan-Berg ist ein beliebtes Reiseziel, und das nicht nur wegen seiner majestätischen Erscheinung, sondern auch wegen seiner Bedeutung als Altar des Himmels in der chinesischen Kultur.

Mit seinem über 1500 Meter hohen Hauptgipfel - dem Gipfel des Jade-Kaisers - gehört er zu den fünf heiligen Bergen des Buddhismus in China. 72 chinesische Kaiser haben sich im Laufe der Geschichte zum Taishan-Berg begeben, um dort dem Himmelsgott Opfergaben darzubringen.

1987 hat die UNESCO das Taishan-Gebirge zum Weltkulturerbe erklärt. Seitdem ist das Taishan-Gebirge über die Grenzen des Landes hinaus bekannt. Besonders in Südkorea und Japan ist der einstige Altar zum Himmelsgott ein begehrtes Reiseziel.

Auf dem Weg hinauf zum Gipfel des Taishan-Gebirges gibt es verschiedene Möglichkeiten. Viele nehmen den Minibus bis zum Tor des Mittleren Himmels, das sich auf halber Höhe des Gebirges befindet. Von dort führt eine Seilbahn zum Hauptgipfel hinauf. Wer mehr Zeit und körperliche Fitness mitbringt, der sollte den Taishan-Berg zu Fuß erklimmen. Mehr als 7000 Stufen führen hinauf zum Gipfel des Jade-Kaisers. Besonders die Strecke zwischen dem Tor des Mittleren Himmels und dem Tor des Südlichen Tors ist sehr steil. Früher glaubte man, das Paradies zu erreichen, wenn man den langen Aufstieg hinter sich gebracht hatte.

Ganz oben auf dem Gipfel erstreckt sich ein weitläufiger Platz. Es gibt eine Straße und Wirtshäuser.

Vor mehr als 2000 Jahren bestieg der große Denker Konfuzius das Taishan-Gebirge. Der Blick vom Gipfel beflügelte seinen Ehrgeiz. Er bereiste das in mehrere Fürstenstaaten aufgeteilte chinesische Reich mit dem Ziel, die Fürsten von seinen politischen Idealen zu überzeugen.(China.org.cn, 16. Juni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