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Lancang-Fluss/Láncāng Jiāng („Turbulenter Fluss“) /湄公河 Méigōng hé
澜沧江(佤语:Grong / rom Groung / rom Grong),是湄公河上游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其上游为扎曲(藏文:རྫ་ཆུ,威利:rdza chu),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扎青乡北部,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区,在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流域面积16.48万平方公里,长2,139公里,多年平均出境水量765亿立方米。“澜沧”一词或来源于老挝的灡沧王国。澜沧江流域的民族多数信仰上座部佛教与藏传佛教。
Lijiaxia-Talsperre
Bauzeit: 1991–2000 Höhe des Absperrbauwerks: 155 m Höhe über Gründungssohle: 165 m Bauwerksvolumen: 1,26 Mio. m³ Kronenlänge: 414 m Kronenbreite: 8 m Basisbreite: 45 m Kraftwerksleistung: 2000 MW Höhenlage (bei Stauziel) 2180 m Wasseroberfläche 136,747 km² Speicherraum 1648 Mio. m³ Einzugsgebiet 136 747 km² Bemessungshochwasser: 7 220 m³/s Die Lijiaxia-Talsperre ist eine Talsperre mit einem Wasserkraftwerk am Gelben Fluss (Huang He) in der chinesischen Provinz Qinghai.
Liao-Dynastie
辽朝(916年-1125年),国号大辽,契丹文又称大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在中国北方建立的王朝,国祚210年。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后该词泛指中国。在一些国家的语言例如俄语中至今犹称中国为“契丹”。
Longyangxia Dam solar Park
龙羊峡太阳能电站位于中国青海省共和县与贵南县交界的黄河干流附近,紧邻龙羊峡大坝。2013年,龙羊峡太阳能电站一期工程建成,额定容量为320兆瓦,占地9平方千米。在2015年,二期工程建成,额定容量为530兆瓦,占地14平方千米,龙阳峡大坝太阳能电站总容量为850兆瓦。太阳能电站与水力发电站集成在一起。电站与其中一台水力发电涡轮机相连,水力发电涡轮机在将电力分配给电网之前会自动调节输出,以平衡来自太阳能的可变发电量。
Longyangxia-Talsperre
龙羊峡水库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共和县与贵南县交界的黄河干流上,是中国库容量第二大的水库,仅次于三峡水库。龙羊峡水电站除发电外,还具有防洪、防凌、灌溉、养殖、旅游等效益。集水面积 131,420平方千米 水库面积 383平方千米 最大库容 247亿立方米 大坝类型 重力式拱坝 最大坝高 178米 坝顶长度 396米 坝顶宽度 15米 装机容量 128万千瓦
Ma Bufang-Herrenhaus
马步芳公馆,在化隆县甘都镇牙路乎村,先后分两次建成。1925年,马步芳任团长驻防化隆前城台时,在牙路乎村修建了公馆一座,占地30多亩,以中式前后两院四合院配以角楼建筑为主体,后称东院,1946年在原公馆的基础上,向西扩大80多亩,总占地110多亩,于1948年建成。以高墙围院,形同古堡,新建西式二层蝴蝶楼、鸳鸯楼两幢及平方数排,分为前后两院,其风格古朴、典雅,造型别具特色,室内陈设华丽,庭院内方砖铺地,以卵石拼铺通道,图案生动大方,怡人情趣。西侧为花园,栽有牡丹、芍药、迎春、碧桃等花草。春暖花开之时,群芳争艳,溢香满园,沁人心脾。
Mongolen
蒙古族(蒙古语:ᠮᠣᠩᠭᠣᠯ ᠦᠨᠳᠦᠰᠦᠲᠡᠨ,西里尔字母:Монгол үндэстэн)是东亚及中亚的主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蒙古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北方。全球蒙古族人口约为一千万人,其中六百万人居住在中国大陆境内,其余的分布于蒙古国以及俄罗斯。于中国大陆的蒙古族主要居住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河北等省、自治区的各蒙古族自治州、县,而在俄罗斯的则主要居住于布里亚特和卡尔梅克。 现代蒙古人的祖先称为原始蒙古人,在经过蒙古帝国扩张与突厥人、通古斯人与汉人等族群混合后,形成今天的蒙古族。到近代19世纪末以后,由于“民族”一词的含义引入,“蒙古族”便就取代“蒙古人”成为这一族群的正式名称。 蒙古族所说的蒙古语属蒙古语系。
Große Mauer von Ming-Dynastie
明长城(中文名:明长城,拼音:Ming changcheng)由明朝(1368-1644 年)修建,是今天中国长城最明显的部分。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的全面考古调查得出结论,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海边,全长 8850 公里(5500 英里),然后绕行到满洲里的虎山长城。它由 6,259 公里(3,889 英里)的实墙、359 公里(223 英里)的壕沟和 2,232 公里(1,387 英里)的天然防御屏障(如山丘和河流)组成。
Qilian-Gebirge
祁连山脉由七条互相平行的山脊线及其相夹的狭长谷地组成,均沿甘肃、青海省界呈西北-东南走向,狭义的祁连山特指最北山脊线的走廊南山。祁连山脉自山脚以上均无人烟,仅在东端的山间河谷座落数县县城,最北麓山脚距河西走廊大城市数十公里,其余山区方圆百里深处无人区。七条平行山脉线各自最高峰都在海拔5153—5827米之间,高度平均。最高峰团结峰(5808或5827米,测量争议)在疏勒南山。 山脉长约850公里,七条平行山脊线宽200~400公里,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平原河谷占山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每年降水量250-600毫米,有山地草原和针叶树林交替分布。 祁连山素有“万宝山”之称,蕴藏着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矿藏,有石棉矿,黄铁矿、铬铁矿及铜、铅、锌等多种矿产,八宝山的石棉为国内稀有的“湿纺”原料。祁连山区冷湿气候,有利于牧草生长,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地带,分布有大片草原、为发展牧业提供了良好场所。 祁连山区内设有祁连山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跨甘肃和青海,西接阿尔金山山脉,东至兰州兴隆山,南与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相连。
Qinlong Kultur
秦陇地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地域区分的文化类型里,秦陇文化是曲型的农耕与游牧文化交融区。是农业文明与畜牧生活的交汇整合,是两者结合的典范代表。代表为陇东文化、关中文化、老官台文化、李家村文化、大地湾文化等。
Hochland von Tibet/Qinghai-Tibet-Plateau
青藏高原,是东亚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5900米(5800~6000米),面积250万平方公里,有“世界屋脊”,“雪域高原”,和“第三极”之称。它是在中亚和西亚的一个巨大的高原,大部分在中国西部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以及在印度查谟-克什米尔邦拉达克的一部分。 它从南向北延伸约1,000千米(620英里),从东到西延伸约2,500千米(1,600英里)。中国境内之青藏高原,占全中国23%面积,位于北纬25°-40°和东经74°-104°之间。 高原边界,东为横断山脉,南、西为喜马拉雅山脉,北为昆仑山脉。涵盖国境有中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全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部分,以及不丹、尼泊尔、印度的拉达克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