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Wuling-Gebirge
五岭,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及周围群山。在江西、湖南与广东、广西四省的边境,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被称为五岭(相距遥远非山系)。三个在湘桂间,因此一般是由西到东地排列,指越城岭(湘桂间)、都庞岭(湘桂间)、萌渚岭(湘桂间)、骑田岭(湘南)、大庾岭(赣粤间,腹地在江西大庾县),横亘在湖南、两广、江西之间。是史称南岭者的主要构成。
Südwestliches Mandarin
西南官话,又称上江官话,分布于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北、广西、西藏等地以及邻近的湖南省西北部、陕西省南部、缅甸果敢和佤邦的主要语言,在老挝、泰国、越南等地也有部分华人使用。西南官话在缅甸果敢地区具有官方地位。西南官话的主要特征是古入声不分化,整体保留或整体混入它调(阳平、阴平或去声) 。《中国语言地图集》中将西南官话分为十二片,其通常也可按照地域分为四川话、云南话、桂柳话、江汉方言(如武汉话)等。 西南官话的形成与元朝之后进入中国西南地区的移民具有很大关联。
Autobahn Xiamen–Chengdu
厦门-成都高速公路(简称厦蓉高速,“蓉”为成都简称),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一条东西横线,编号为G76,起点在福建省厦门,途经龙岩、江西省瑞金、赣州、湖南省郴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贵州省麻江、贵阳、毕节、四川省泸州、内江,终点在四川省成都,规划总里程2143公里。
Xiang-Fluss
湘江,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是湖南省最大河流。湘江,其源头有4种说法:一是传统的正源(俗称东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白石乡的石梯,河源为海洋河,北流至兴安县分水塘与灵渠汇合称湘江;二是南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乡龙门界;三是广西兴安县南部白石乡境内海洋山脉的近峰岭,河源称上桂河(白石河),往东流至西波江口称湘江;四是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紫良瑶族乡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狗岭,河源为潇水,在永州市的萍岛汇合广西来水称湘江。学界较流行的说法是白石河源。流经湖南省永州市、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长沙市,至岳阳市的湘阴县注入长江水系的洞庭湖。如海洋河为源,湘江干流全长844公里,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 主要支流有:潇水、舂陵水、耒水、洣水、渌水、浏阳河、祁水、蒸水、涓水、涟水、沩水等。 湘江自古为中原进入岭南的水运要道。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派史禄在今兴安开凿灵渠,将30%的湘水引入漓江,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自此该江成为中原与岭南经济、军事、文化交流的主要航道。
Xiang
湘语(新湘语长沙话:/ɕiæ̃334 y42/;老湘语娄底话:/siɔŋ44 ny42/),又称作湘方言,有时也被泛称为湖南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的一门语言,是生活在中国洞庭湖、湘江、资江流域一带的湖湘民系使用的母语。现在,湘语使用者主要分布在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包括长沙、湘潭、株洲、益阳、岳阳、娄底、衡阳、邵阳、怀化、永州等,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角一带。
Yao
瑶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瑶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传说瑶族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 。中国瑶族分布在中国南方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和江西六省(区)的130多个县里,其中以广西为最多。
Tanzmusik von Yaozu
器乐作品《瑶族舞曲》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作曲家以民间舞曲《长鼓歌舞》为素材用管弦乐的手法,丰富、生动的展现了瑶族民众欢歌热舞的喜庆场面。乐曲用优美的旋律,表现了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的生活情貌。作曲 刘铁山,茅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