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hazard Prevention and Geoenvironment Protection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定位于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以国土防灾减灾和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的需求为导向,聚焦我国自然和人类活动诱发重大地质灾害的成生背景、形成机理、早期识别、监测预警与工程治理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形成本领域集应用基础研究、先进技术开发与推广、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汇聚、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一体的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中心,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国家目标提供全面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实验室具有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方法体系,实验室始终坚持以地质学为主导,将地质学的理论基础与现代地球系统科学、地球关键带理论、工程科学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质过程机制分析-量化评价”和“系统工程地质学”的学术思想体系,构建了从现场调(勘)查、岩土体参数获取、模拟评价到风险源早期识别、监测预警、风险防控、治理工程设计和施工等一整套系统适用、体系完整、针对性强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以及配套的仪器设备和软件分析系统。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onic Thin Films and Integrated Devices
实验室紧密围绕国家IT领域的战略目标,立足于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的发展前沿,坚持需求与发展并举、理论与实践并重,致力于新型电子薄膜材料与集成电子器件的研究和开发,促进材料——器件——微电子技术的交叉和集成,形成了三个重点研究方向: (1)磁电薄膜与微型器件 主要解决集成器件中电、磁信息的探测和传输 (2)功率半导体器件及集成技术 主要解决集成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输出 (3)电子聚合物与微结构传感器 主要解决微型结构中电、光信息的获取和传感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2001年7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原已建立十余年的中国科学院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建设而成的,是基于我国国民经济和分析化学学科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是充分发挥分析科学-科学技术的眼睛在生命、环境、能源、信息科学中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重要举措。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ultiphase Complex Systems
多相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实验室是在原科学院多相反应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的。 实验室的研究对象是能源转化、材料制备等多相复杂系统 ,主要内容包括多相复杂系统的多尺度理论与方法,多相体系的离散化模型与计算,化工、材料与能源工程中的工艺与过程调控,过程工程数据信息平台等,目的是研究物质转化过程中物质的流动、传递和反应及其相互作用以及时空多尺度结构的形成与演化规律,包括结构的形成机制、结构的时空耦合和突变规律、不同尺度结构之间的关联等, 揭示物质转化复杂系统放大与调控的共性规律,建立定量放大与定向调控的理论与方法,解决工艺调控和实验室成果产业化中的关键科学问题。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Reaction Dynamics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实验室于1987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分子反应动力学,利用现代化学反应动力学实验与理论方法,在原子和分子的水平上研究基元化学反应和复杂分子反应及相关过程的动力学。 主要研究内容:利用基元反应态态动力学研究化学过程中的过渡态动力学及量子干涉现象;自由基光化学及反应动力学;超快分子反应动力学;化学反应控制的理论;分子团簇的结构和动力学;生物分子的电荷转移和质子转移过程;界面及凝聚相的光谱与动力学;单分子与单粒子的光谱与动力学;大气化学、燃烧化学、星际化学及化学激光中一些重要过程的反应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