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Kaiserlicher Ahnentempel/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太庙(满语:ᡨ᠋᠊ᠠᡳ ᠮ᠊ᡳᠶ᠊ᠣᠣ,穆麟德转写:tai miyoo)位于北京天安门东侧。总面积139,650平方米,平面成南北向长方形,正门为西南侧太庙街门(该门现被一分为二,外部作为商店使用,不能进入),南门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作为公园时开辟,现为太庙主要游人入口。太庙四周有三重围墙。主要建筑为前殿、中殿、后殿三大殿及配殿,南端有琉璃砖门一座、大戟门一座并小戟门东西各一座,两门之间有七座石桥。明、清两代为皇家祖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嘉靖、万历和清顺治年间曾多次重修,乾隆元年(1736年)大加修缮,历时四年,乾隆退位前又将三进大殿及配殿全部扩建。 太庙寝殿 太庙享殿 太庙西前配殿 殿宇均为黄琉璃瓦顶,建筑雄伟壮丽。正殿原为九间,清代改为十一间,进深四间,重檐庑殿顶,周围有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其主要梁柱外包沉香木,其余木构件均为金丝楠木,天花板及柱皆贴赤金花,制作精细。 太庙虽经清代改建,其规则和木石部分,大体保持原构,是北京最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太庙以古柏著名,树龄多达数百年。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
Taihang-Gebirge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或作太形山。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跨越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四省市。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岸,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它由多种岩石结构组成,呈现不同的地貌,这里储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太行山地区有众多河流发源或流经,使连绵的山脉中断形成“水口”,这里是华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要道。太行山位于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之间,走向为从东北向西南,北高南低,东陡西缓,北隔拒马河与军都山相对,南抵河南省的沁河平原,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高为海拔1500米-2000米,山脊东侧从河北平原拔地而起,许多地段有高1000米的断层岩壁,所以气势宏伟;西侧由于和高原接壤,山坡缓平。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山西的太白山、南索山、阳曲山、白石山等。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
Taihe China Courtyard
位于北京长安街东首,京杭大运河畔,传神演绎“门、庭、巷、院”中国院居建筑精神。以福州“三坊七巷”为蓝本,形成专属定制的一街七巷的巷坊体系。并将中国宅门体系创新引入,青石阶、柚木门、抱鼓石、影壁浮雕彰显出中国世家门第之感。同时以领先的精装理念和造园思想,实现了中国别墅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品私家园林,更开创了北京首个全精装院落。全园全冠树木移值,定制精装山水园林,极致展现中国大院“高、深、大、美”的传神意境。院子系作为泰禾地产重要产品线之一,已形成13城21院,布局全国的品牌输出。其“坊巷”“门头”“庭院”三大造院体系在院子系产品中完美践行。
Taikang Life Insurance/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Taikang Life Insurance Company Limited
Tanzhe-Tempel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岫云禅寺,通称潭柘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潭柘山山腰,在108國道上。它始建于西晋年间(265年-420年),当时叫嘉福寺,是北京市最早的一座寺庙,民间曾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应该是“先有潭柘,后有幽州”)之说。 潭柘寺西晋始建时称嘉福寺,在唐代叫龙泉寺,金代重修之后称大万寿寺,元、明、清三代都有修建。清康熙重建,赐名岫云禅寺。寺名虽经历代改名,但潭柘寺这一俗称一直沿袭下来,潭柘的名字源于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
Tang-Dynastie
618 - 907 唐朝(618年6月18日-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1日-907年5月12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国祚289年,22位皇帝。国号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唐朝由唐高祖李渊所建立的汉族为主的多民族统一的强大帝国,与隋朝合称隋唐。唐朝皇室出身关陇集团,其先祖李虎在南北朝的西魏是八柱国之一,封为唐国公。隋朝时李渊为晋阳(今山西太原)留守,在隋末民变爆发后出兵入关中以争夺天下,于618年受隋恭帝杨侑禅位建国唐朝,在唐朝统一战争中赢得胜利,统一天下。唐朝首都主要是长安(今陕西西安)和洛阳、东都洛阳,是长安之外的另一个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随后设立北都太原与其他陪都。
Tor des Himmlischen Friedens
天安门位于内城南端的中部,明永乐时期建成,设计者为明代的御用建筑匠师蒯祥。当时的天安 门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的五洞牌坊。清顺治八年(1651)改建,建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高大的 墙台上有两层重檐大楼,城楼大殿东西宽九间、南北深五间,用“九、五”之数,象征皇权 “九五之 尊”、至高无上之意。 天安门是明清两朝皇帝颁诏天下的地方。初登宝座的皇帝在太和殿举行登基仪式的同时还要隆重 天安门 2 发布即位诏书。文武百官先在殿前跪听诏书,之后便出宫来到天安门前,站在金水桥南北再次恭听宣 诏官在城楼上宣读诏书。不同的是,在明朝,诏书被放置在精制的木牍中,而清朝则是衔在一只木制 金漆凤凰的嘴里,自正中城堞用绳徐徐降下,古称“金凤颁诏”,象征皇帝诏令从此颁行天下。天安 门最后一次举行“颁诏”是清宣统三年(1911)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颁布溥仪退位的诏书。除此之 外,皇帝迎娶、金殿传胪、朝审、战时祭路、祭旗、每年祭天地等,均要出入天安门。 天安门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是中国古代城门中最杰出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