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Tianning-Tempel
天宁寺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护城河西岸北滨河路西侧的天宁寺前街上。寺中有北京最高的密檐式砖塔,为辽代时所建。 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当时叫“光林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到唐代该寺名叫“天王寺”,天王寺在明初,明成祖下旨重修该寺,天王寺在明正统年间又重修时改名“天宁寺”。明正德、嘉靖年间和清乾隆年间都曾重修。
Pagode des Tianning-Tempels
天宁寺塔,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原宣武区)广安门滨河路西侧。天宁寺塔为一座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 天宁寺塔始建于辽天庆九年(1119年),建成年代为辽天庆十年(1120年)。天宁寺塔为一座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57.8米。整体结构自下而上为:基座、平座、仰莲座、塔身、十三层塔檐、塔顶、宝珠、塔刹。 所有雕饰,造型极为生动优美,只是年久失修残损得比较厉害。塔身之上有隐作出的栏额和普柏枋,折角部位交叉出头处斫截平齐。 天宁寺塔在整体造型和局部手法上表现了辽代密檐砖塔的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佛塔的重要实例。同时,该塔又是研究辽代南京城址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据。 整座塔造型俊美挺拔,雄伟壮丽,体现了辽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Himmelstempel
北京天坛(满语:ᠠᠪᡣᠠᡞ ᠮᡠᡍᡩᡝᡥᡠᠨ ;转写:abkai mukdehun),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明清两朝帝王祭天、祈穀和祈雨的场所。是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伦理等级最高的祭祀建筑群。
Tonghui-Fluss
通惠河,属北运河水系,亦名通济河,元时为金水河,又称大通河,明代以后改称御河(玉河),东西走向。是元代挖建的漕运河道,由郭守敬主持修建。自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工,至元三十年(1293年)完工,元世祖将此河命名为通惠河。最早开挖的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崇文门)外向东,在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张家湾村)入潞河(北运河故道),全长82公里(元制一百六十四里又一百四步)。在历史上,通惠河是北京地区漕运业最发达的水道,对建设北京、繁荣经济曾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曾是北京的一条经济命脉。
Tonghui-Fluss-Journal
地方志 明吴仲撰写的古籍 通惠河志 所属分类: 地方志 年代: 明朝 册数: 1 关键字: 内容介绍 本书分两卷,上卷先绘《通惠河源委图》《通惠河图》,次为通惠河考略、闸土壩建置、公署建署、修河经用、经理杂记、夫役沿革、部院职制、从各个方面记载通惠河修治工程及管理情况。下卷主要收录嘉靖年间屹份重要的治
Tongzhou
通州区,中国北京市下辖市辖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杭大运河北端,地处永定河、潮白河洪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总面积907平方千米。通州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境域内就有人类活动。西汉初始建路县,后先后改称通路亭、潞县、通州、通县。1948年12月,通县解放,分置通县、通州市。1958年3月,县市由河北省划归北京市后,合并为北京市通州区。通州历为京东交通要道,漕运、仓储重地。水陆进京必经此地,促进了通州经济的繁荣和兴旺。通州区辖11个街道、10个镇、1个民族乡: 街道办事处:中仓街道、新华街道、北苑街道、玉桥街道、潞源街道、通运街道、文景街道、九棵树街道、临河里街道、杨庄街道、潞邑街道镇:宋庄镇、张家湾镇、漷县镇、西集镇、台湖镇、马驹桥镇、永乐店镇、潞城镇、永顺镇、梨园镇[23] 民族乡:于家务回族乡。
Tong Ren Tang
Die Essenz der chinesischen Kräutermedizin Beijing Tong Ren Tang
Wanshou-Tempel/Tempel des Langen Lebens
万寿寺位于北京海淀区高梁河(长河)广源闸西侧,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历经明清两朝的兴修、扩建,形成了集寺院、园林、皇家行宫于一体,中、东、西三路建筑相毗邻的大型古代建筑群。 清乾隆十六年、光绪二十六年两次重修。光绪初年曾毁于火,之后成为菜圃,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修万寿寺作为行宫,连菜圃一起圈入。 万寿寺为北京艺术博物馆,馆内收藏各类古代艺术品十二万余件,主要包括历代书法、绘画、碑帖、名人书札、宫廷织绣、官窑瓷器、古代家具、历代钱币及玺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