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Neue Informationstechnologien/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着力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不断丰富知识产权(IP)核和设计工具,突破关系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及电子整机产业发展的核心通用芯片,提升国产芯片的应用适配能力。掌握高密度封装及三维(3D)微组装技术,提升封装产业和测试的自主发展能力。形成关键制造装备供货能力。
信息通信设备。掌握新型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体系化安全保障等核心技术,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核心路由交换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积极推动量子计算、神经网络等发展。研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设备,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发展与规模化应用。
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开发安全领域操作系统等工业基础软件。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建立完善工业软件集成标准与安全测评体系。推进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High-End numerische Maschinenwerkzeuge und Industrieroboter/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高档数控机床。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加快实现产业化。加强用户工艺验证能力建设。
机器人。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
Luft- und Raumfahrzeuge/航空航天装备
加快大型飞机研制,适时启动宽体客机研制,鼓励国际合作研制重型直升机;推进干支线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通用飞机产业化。突破高推重比、先进涡桨(轴)发动机及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技术,建立发动机自主发展工业体系。开发先进机载设备及系统,形成自主完整的航空产业链。
航天装备。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重型运载器,提升进入空间能力。加快推进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空天地宽带互联网系统,形成长期持续稳定的卫星遥感、通信、导航等空间信息服务能力。推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工程,适度发展深空探测。推进航天技术转化与空间技术应用。
Meerestechnik -Ausrüstung und High-End-Schiffe/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大力发展深海探测、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和专用设备。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的开发和工程化。形成海洋工程装备综合试验、检测与鉴定能力,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突破豪华邮轮设计建造技术,全面提升液化天然气船等高技术船舶国际竞争力,掌握重点配套设备集成化、智能化、模块化设计制造核心技术。
High-End Schienenverkehrstechnik/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加快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重点突破体系化安全保障、节能环保、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研制先进可靠适用的产品和轻量化、模块化、谱系化产品。研发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围绕系统全寿命周期,向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建立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Energiesparende Autos und neue Energie-Autos/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Elektrische Ausrüstung/电力装备
推动大型高效超净排放煤电机组产业化和示范应用,进一步提高超大容量水电机组、核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制造水平。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发展。突破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温超导材料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制造及应用技术,形成产业化能力。
Landwirtschaftsmaschinen/农机装备
重点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加快发展大型拖拉机及其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割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Neue Werkstoffe/新材料
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研发先进熔炼、凝固成型、气相沉积、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强基础研究和体系建设,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积极发展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加快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高度关注颠覆性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影响,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加快基础材料升级换代。
Bio-Medizin und High-End-medizinische Geräte/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重点包括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疫苗、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药及个性化治疗药物。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可穿戴、远程诊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实现生物3D打印、诱导多能干细胞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Die Raumfahrt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steht unter staatlicher Kontrolle und wird von der Weltraumbehörde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CNSA) koordiniert.
Leistungsfähige Höhenforschungsraketen wurden ab 1960 gestartet, der erste chinesische Erdsatellit im April 1970. Weitere Höhepunkte waren 1990 der erste Kommunikationssatellit AsiaSat-1 und 2003 die ersten Taikonauten. Das Mondprogramm begann 2007 mit einem Orbiter und sieht um 2014 die Absetzung eines Mondrovers und Gesteinsanalysen vor.




















Die Chinesische Universität der Wissenschaften und Technik, (chin.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e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ist eine Hochschule in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Die USTC wurde 1958 von der Chine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Academia sinica) gegründet. Sie gilt als eine der Topuniversitäten Chinas und gehört zu den Universitäten des Projekts 211. An der Hochschule mit Sitz in Hefei studieren an neun Fakultäten und 23 Fachbereichen ca. 16.000 Studenten die von ca. 1100 Professoren und Dozenten betreut werden.










































































Die Chines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früher auch bekannt als Academia Sinica (chin. 中國科學院 / 中国科学院, Zhōngguó Kēxuéyuàn, engl.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bk. CAS)), ist die nationale Akademie für Naturwissenschaften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Sie ist dem Staatsrat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unterstellt. Sie wurde im November 1949 gegründet und hat ihren Sitz in Peking mit zahlreichen Instituten in ganz China.
Die Chines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hat fünf Abteilungen:
- I. Mathematik,
- II. Physik,
- III. Chemie,
- IV. Geowissenschaften und
- V. Technologie.
Weiter gliedert sich die Akademie in zwölf Zweigstellen in Shenyang, Changchun, Shanghai, Nanking, Wuhan, Guangzhou, Chengdu, Kunming, Xi'an, Lanzhou und in Xinjiang. Die Chines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hat 84 Institute, eine Universität (die Chinesische Universität der Wissenschaften und Technik in Hefei, Anhui), zwei Colleges, vier Dokumentations- und Informationszentren, drei Zentren für technologischen Support und zwei Editionseinheiten. Diese Zweigstellen und Büros der Chine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befinden sich in zwanzig Provinzen und regierungsunabhängigen Städten Chinas. Die Chines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hat in acht Industriezweigen über 430 Hochtechnologie-Unternehmen ausgestattet oder geschaffen. Acht dieser Gesellschaften sind börsennotiert.
中国科学院[注 1],又简称中科院、科学院[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为正部级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5],于1949年11月在北京成立。1977年5月,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独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1994年,在技术科学部的基础上及国家科委的支持下,成立中国工程院。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并称“两院”。发展至今,中科院下设6个学部(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以及12个分院(北京、沈阳、长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新疆)、84个研究院所、2所大学、2所学院、4个文献情报中心、3个技术支撑机构和2个新闻出版单位,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此外,还投资兴办了430余家科技型企业(含转制单位),涉及11个行业,其中包括8家上市公司。此外,中国科学院还拥有(含与其他单位共建)4个国家实验室、8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53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管理有承担中科院各分院、研究所及大学的网络互联的中国科技网互联网骨干网。

Die Zhongshan-Station (chin. 中國南極中山站 / 中国南极中山站, Zhōngguó Nánjí zhōngshān zhàn „Chinesische Antarktisstation Zhongshan“; Sun Yat-Sen-Station) ist die zweite chinesische polare Forschungsstation in der Antarktis. Sie wurde am 26. Februar 1989 eröffnet und wird vom Pol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PRIC) betrieben.
Die Zhongshan-Station befindet sich im Gebiet der Larsemann-Berge an der Prydz-Bucht in der Ostantarktis, nur 800 m von der russischen Progress-II-Station und 2 km von der australisch-rumänischen Station Law-Racoviță[1] entfernt.
Die logistische Aufgabe der Versorgung der Zhongshan-Station übernimmt das chinesische eisbrechende Forschungsschiff Xuelong („Schneedrache“) mit seinen jährlichen Fahrten.
Die Station beherbergt im Sommer ungefähr 60 Personen, während der Überwinterungszeit sind es etwa 25 Forscher und Techniker. (Quelle:Wikipedia)



Die Academia Sinica (chin. 中央研究院, Zhōngyāng Yánjiūyuàn) ist die National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der Republik China (Taiwan).
Sie wurde 1928 noch auf dem chinesischen Festland gegründet.
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是中华民国的国家学院及学术最高殿堂[1],为总统府直属机构,其任务包括人文及科学研究,指导、联络及奖励学术研究,培养高级学术研究人才,并兼有科学与人文之研究。现今院址位于台湾台北市南港旧庄。
中央研究院所属之研究员、副研究员与助研究员,其位阶与学术地位普遍高于一般大学教授、副教授与助理教授,由于研究要求上的落差,大学教授如想转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通常需要降级(例如: 教授改聘为副研究员,副教授改聘为助研究员)。台湾的大学也经常借由合聘与兼任的方式,聘请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充实其师资阵容与指导研究生。中央研究院院士为中华民国学术界最高荣誉,许多院士是在中央研究院担任专任研究员时当选,或是当选后兼任研究员或通信研究员,所以有相当比例的院士同时在院内担任研究员。
中药学是中药学科的统称。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药材饮片、中成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学科。
为中国基于弘扬本国医学传统理论的立场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汉民族医学理论)为主而将中国历代本草学记载的生药应用知识重整后近代所赋予的称谓。根据中国高校所授学科内容可见其以内容以药材饮片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生药应用知识的范围为主。
近代中药学研究由于受到中国医学应用(汉民族医学)与历代本草内容记载范围的制约,因此“中药学”的研究皆局限在汉方医学里所使用生药的研究范畴,但由于近年来“中药学”的研究方法采用了现代生药学的研究技术,因此国际上多数药学出身的学者皆将“中药学”视为生药学的研究分支。
麻黄 | 桂枝 | 紫苏 | 生姜 | 香薷 | 荆芥 | 防风 | 羌活 | 白芷 | 细辛 |
藁本 | 苍耳子 | 辛夷 | 葱白 | 鹅不食草 | 胡荽 | 柽柳 |
薄荷 | 牛蒡子 | 蝉蜕 | 桑叶 | 菊花 | 蔓荆子 | 柴胡 | 升麻 | 葛根 | 淡豆豉 |
浮萍 | 木贼 |
石膏 | 寒水石 | 知母 | 芦根 | 天花粉 | 竹叶 | 淡竹叶 | 鸭跖草 | 栀子 | 夏枯草 |
决明子 | 谷精草 | 密蒙花 | 青葙子 |
黄芩 | 黄连 | 黄柏 | 龙胆 | 秦皮 | 苦参 | 白鲜皮 | 苦豆子 | 三棵针 | 马尾连 |
金银花 | 连翘 | 穿心莲 | 大青叶 | 板蓝根 | 青黛 | 贯众 | 蒲公英 | 紫花地丁 | 野菊花 |
重楼 | 拳参 | 漏芦 | 土茯苓 | 鱼腥草 | 金荞麦 | 大血藤 | 败酱草 | 射干 | 山豆根 |
马勃 | 青果 | 锦灯笼 | 金果榄 | 木蝴蝶 | 白头翁 | 马齿苋 | 鸦胆子 | 地锦草 | 委陵菜 |
翻白草 | 半边莲 | 白花蛇舌草 | 山慈菇 | 熊胆 | 千里光 | 白蔹 | 四季青 | 绿豆 |
生地黄 | 玄参 | 牡丹皮 | 赤芍 | 紫草 | 水牛角 |
青蒿 | 白薇 | 地骨皮 | 银柴胡 | 胡黄连 |
大黄 | 芒硝 | 番泻叶 | 芦荟 |
火麻仁 | 郁李仁 | 松子仁 |
甘遂 | 京大戟 | 芫花 | 商陆 | 牵牛子 | 巴豆 | 千金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