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Nantong
南通,简称“通”,古称通州,别称崇川、崇州、静海、紫琅,江苏省辖地级市,长三角核心城市之一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地处江苏东南部,中国东海岸与长江交汇处 。南濒长江,东临黄海,与上海市、苏州市灯火相邀,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上海大都市圈成员 、长三角C9联盟成员。 南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建城,至今已有千余年。扼喉南北赋予南通多元融合的移民特征,滨江临海赋予南通浓烈的水乡风韵,兴办实业赋予南通中西合璧的亮丽底色。 南通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之一。南通市现辖3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市辖区:崇川区、通州区、海门区 县级市:启东市、如皋市、海安市 县:如东县
Ningbo
宁波市,简称甬,有时亦简称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浙江第二大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与舟山隔海相望,全市陆地面积9365.58平方千米。宁波建城于738年,但有人类居住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宁波拥有长期的经商传统,宁波商帮是全国闻名的商帮。航运和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最远可以上溯至战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鸦片战争之后,宁波成为通商口岸,这客观上促进了宁波的近代化。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宁波经济由于临港产业和私营经济的带动而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更是跃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亦居世界前列。
Shanghai
上海(Shanghai),简称“沪”,有“东方巴黎”的美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繁荣的国际大都市,拥有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上海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地处长江入海口,东向东海,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共同构成以上海为龙头的中国最大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圈”。 上海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江南的吴越传统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2010年成功举办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市辖区: 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
Shaoxing
绍兴市,浙江省辖地级市,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东连宁波市,南临台州市和金华市,西接杭州市,北隔钱塘江与嘉兴市相望。绍兴市境域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小黄山文化开始,已有约9000年历史。越国古都建于公元前490年,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南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得名“绍兴”。绍兴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中国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城市,环杭州湾大湾区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还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 市辖区: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 县级市:诸暨市、嵊州市 县:新昌县
Suzhou
苏州市,江苏省辖地级市,特大城市,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江苏省东南部,东傍上海市,南接浙江省,西抱太湖,北依长江,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和太湖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流纵横,湖泊众多,太湖水面绝大部分在苏州市境内,为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总面积8657.32平方千米。苏州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已有4000多年历史。春秋时期,东周寿梦建吴国。前514年,吴王阖闾始建苏州城。秦代,建置吴县。589年,始称苏州。1928年,建苏州市。苏州市是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著名的江南水乡。从春秋伍子胥建阖闾大城迄今,苏州城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以“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为独特风貌,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江南文化”的核心载体,苏州孕育的昆曲、评弹、园林和苏绣已成为世界辨识中国的鲜明符号。苏州下辖5个市辖区(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代管4个县级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此外还有一功能区——苏州工业园区。
Taizhou
台州市,古称海州,浙江省辖地级市,地处浙江省中部沿海,南邻温州市,西与金华市和丽水市毗邻,北与绍兴市、宁波市两市接壤;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台州市历史悠久,武德五年(622年),置台州,以境内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浙江沿海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港口城市,素以佛宗道源享誉海内外,是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市辖区:椒江区、黄岩区、路桥区 县级市:温岭市、临海市、玉环市 县:天台县、仙居县、三门县
Taizhou
泰州市,江苏省辖地级市,地处江苏省中部,南濒长江、北邻盐城市、东临南通市、西接扬州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总面积5787.98平方千米。泰州市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南唐时(937年)为州治,称为“泰州”,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1996年8月,设立地级泰州市。 泰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医药健康名城、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泰州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是其中杰出代表。泰州市是承南启北的水陆要津,为苏中门户,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泰州市现辖3个市辖区,代管3个县级市。 市辖区: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 县级市:兴化市、靖江市、泰兴市
Tongling
铜陵市,简称“铜”,别名铜都,古称定陵、义安,安徽省辖地级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东与芜湖市接壤,南与池州市交界,西与安庆市毗邻,北与合肥市相邻,总面积2991.87平方千米。铜陵市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1956年建市。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市,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市,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市,安徽省首个千亿元企业来自铜陵市。铜陵市坐拥长江岸线131.3千米,铜陵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国家首批对台直航港口和万吨级海轮进江终点港。铜陵市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皖中南中心城市、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城市。铜陵市现辖3个市辖区、1个县。 市辖区:铜官区、义安区、郊区 县:枞阳县
Wuxi
无锡市,简称锡,又称梁溪、金匮、锡城、震泽,江苏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省南部,北依长江,南濒太湖,东邻苏州市,西连常州市,南和西南与浙江省、安徽省交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总面积4627.46平方千米。无锡市是江南文明、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传说因锡山锡矿挖尽而得名无锡,在商代末年即有文字记载。汉高祖五年(前202),始置无锡县,后长期属常州府。无锡市是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锡市是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上海大都市圈和苏锡常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乡镇企业、“苏南模式”的主要发源地,有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地标性产业 。无锡市下辖5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梁溪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新吴区 县级市:江阴市、宜兴市
Wuhu
芜湖市古称鸠兹,是安徽省辖地级市, 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属长江下游平原的组成部分,由阶地和河漫滩构成的平原为主;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青弋江、漳河、水阳江等;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芜湖方言通行江淮官话,部分地区使用吴语等。芜湖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引领发展的新高地、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示范区、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芜湖市素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美誉,是近代江南“四大米市”之首,安徽第一个开埠城市, 长江水运的重要港口, 还是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的重要城市,G60科创走廊的重要成员。芜湖市现辖5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镜湖区、鸠江区、弋江区、湾沚区、繁昌区 县级市:无为市 县:南陵县
Yancheng
盐城市,古称“盐渎”,是江苏省辖地级市, 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 上海大都市圈成员城市。 盐城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江苏省东部, 东临黄海;全境为平原地貌,地势西北部和东南部高,中部和东北部低洼,分为黄淮平原区、里下河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为北亚热带向暖温带气候过渡地带,总面积1.77万平方千米。盐城市自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始建盐渎县。东晋晋安帝义熙九年(413年) 改名盐城县。 盐城市是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高地、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绿色宜居的国际湿地城市。 盐城南洋国际机场、盐城港大丰港区、滨海港区、射阳港区、响水港区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成为同时拥有空港、海港两个一类开放口岸的地级市,是国家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战略的交汇点。盐城市现辖3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亭湖区、盐都区、大丰区 县级市:东台市 县: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射阳县、建湖县
Yangzhou
扬州市,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总面积6591平方千米。扬州市古称“广陵”“江都”“维扬”,隋开皇九年(589年)始称扬州,并延续至今。扬州市历史悠久,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吴夫差十年(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始,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扬州市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产业科创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还是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在中国历史上,扬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汉代至清代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 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扬州市现辖3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 县级市:仪征市、高邮市 县:宝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