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Baishui
白水县,隶属陕西省渭南市,位于渭南市西北部,东望澄城县,南邻蒲城县,西接铜川市,北界黄龙县、洛川县、宜君县,区域面积986.61平方千米;地处黄土高原渭北残塬丘陵沟壑区,属黄土地貌特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缓降式大斜坡状;气候类型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11.4℃,年平均降水量577.8毫米。 白水县因临白水而得名。远古,白水为国,属诸侯封邑采地。白水县下辖1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3] 城关街道、尧禾镇、杜康镇、西固镇、林皋镇、史官镇、北塬镇和雷牙镇。
Banpo-Siedlung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半坡村,地处浐河下游右侧覆盖有黄土的二级阶地上,背依白鹿塬,与河床相距800米。半坡遗址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村落遗址典型代表,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Autobahn Baotou–Maoming
包头-茂名高速公路,简称包茂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65,起点在包头,途经鄂尔多斯、榆林、延安、黄陵、铜川、西安、安康、达州、重庆、南川、黔江、吉首、怀化、桂林、梧州,终点在茂名,全长3005公里。
Yandi-Mausoleum Baoji
炎帝陵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地处神农镇境内的常羊山之上,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主要场所。炎帝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姜水之岸,随着历史发展,其后代又沿渭水向东南又迁徙到湖北、湖南、山西等地,广义上,炎帝是一个氏族部落,存在若干世系。部族首领称炎帝,名石年,姜姓,羊图腾。号神农氏,为神农氏族,始生地在姜水,传说在位140年。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其著名后裔有蚩尤氏、烈(厉)山氏、共工氏、四岳氏等。 首任帝、神农,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766——前4733年)。 二任帝、临魁,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二年(公元前4733——前4692年)。 三任帝、姜承,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4692——前4655年)。 四任帝、姜明,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公元前4655——前4628年)。 五任帝、姜宜,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公元前4628——前4582年)。 六任帝、姜来,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4582——前4563年)。 七任帝、姜克,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公元前4563——前4539年)。 八任帝、榆罔,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公元前4539——前4513年)。
Baoji
宝鸡市,古称陈仓、雍城、西虢、西岐、西府等,陕西省辖地级市,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宝鸡市有2700多年建城史,1949年正式设立,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出土了晚清四大国宝及石鼓、何尊等文物,存有西府社火、凤翔木版年画、泥塑等中华工艺。宝鸡是西部工业重镇、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中国钛谷,中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之一;境内的太白山是神州南北界、华夏分水岭,是秦岭的主峰。市辖区: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9个县:陇县、千阳县、凤翔县、麟游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凤县、太白县。
Baoji Shi
宝鸡市,简称宝,别称雍,古称陈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陕西省西部,渭河平原西端。市境东邻咸阳市、西安市,南界汉中市,西毗甘肃省陇南市、天水市,北达甘肃省平凉市。地处秦岭山地、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渭河自西向东横贯境内,千河自西北入境,于市区东部注入渭河,嘉陵江发源于市境西南。全市总面积18,117平方公里,人口377.1万,市人民政府驻金台区。宝鸡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成员,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宝鸡市下辖4个市辖区、8个县。 市辖区: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凤翔区 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凤县、太白县
Diagramm des Chang'an-Wassersystems
八水绕长安,指的是西安城(长安)四周的八条河流:渭河、泾河、沣河、涝河、潏河、滈河、浐河、灞河。渭、泾是其中两条大的河流。
Chang'an-Turm
长安塔位于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制高点小终南山上,是2011西安世园会的标志,也是园区的观景塔。 位于陕西西安浐灞生态区 此塔具有“天人长安”文化的标志性,其形象带有“长安”的特色。此塔根据唐长安宝塔的特点设计成方形,塔外观造型具有唐代木结构塔的造型特点。反映历史上长安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此塔具有文化的标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