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汉语 — 德语
Catalog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Lössplateau
黄土高原的范围在中国北方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面积约有65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面积7%左右。其海拔在1000至2000米之间,包括山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境、陕西省中部和北部、甘肃省中部和东部、青海省东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等地区,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黄土高原广布黄土,厚达50至80米,陇东、陕北厚达150米,最厚的地方达200米。由于人为开垦土地,采伐森林和过度放牧导致高原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之黄土的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与草原退化极为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黄土地貌。
Gelber Fluss/Yellow River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3D-Glasbrücke des Gelben Flusses
Große Schlucht des Gelben Flusses
Hui-Chinesen, chinesische Muslime,Dunganen
回族,中国民族之一,族名来自唐朝回鹘,古代又称回回或畏兀儿,世居于黄河流域西北地带,由内蒙古至山西、陕西、甘肃,以至于新疆和中亚一带,先祖主要为突厥人,但混有蒙古人、波斯人、大月氏、塞种人、粟特人、阿拉伯人,以至于羌族与汉族等不同血统。蒙古帝国时,以突厥人为主的中亚、西亚色目人,皆被统称为回回,居住在黄河西北地带的突厥部落也被包括在其中。受中亚与西亚中伊斯兰教传播的影响,许多回族成为穆斯林,伊斯兰教被称为回教。也因此,在元代之后,由新疆至中国南方,所有穆斯林群体,不分血统,都被称为回族,回族因此遍布全中国。其中,长期居住于中国本部的族群,除了伊斯兰教信仰外,血统、语言大部分已汉化,使用汉语,从外貌上与汉族难以区分。
Autobahn Peking-Lhasa
北京-拉萨高速公路,简称京藏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G6,是首都放射线之一。起点为北京,终点为西藏自治区拉萨,途经北京、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西藏7省区,规划全长3727公里,实际已通车里程2856公里。该高速公路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城市:北京、张家口、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乌海、银川、吴忠、中卫、白银、兰州、西宁、海南、海西、(未完成路段)、那曲、拉萨。其中呼和浩特至巴彦淖尔段与京新高速公路共线,银川至中卫段与福银高速公路共线。
Fest des Fastenbrechens/Eid al-Fitr/عيد الفطر‎
开斋节(阿拉伯语:عيد الفطر‎,拉丁化:ʿĪd al-Fiṭr,马来语:Hari Raya Aidilfitri,也称肉孜节(维吾尔语:روزا ھېيت‎)、尔代节 (哈萨克语:Ораза айт,وزارا ايت),是全球穆斯林庆祝斋月结束的节日,在伊斯兰历闪瓦鲁月的第一天(回历10月的第1天)。 开斋节这天,穆斯林一般很早起床,早祈祷后就可以吃一些东西,象征斋月结束。然后到清真寺去聆听教长吟诵古兰经,再集体朝着麦加的方向依礼敬拜。这一天穆斯林还会拜访亲友,互相拥抱问候,恢复朋友和亲友之间的联系。穆斯林在这一天都穿节日衣服,喜气洋洋。开斋节不仅是斋月的结束,而且是感谢阿拉(真主)使他们信仰更加坚定。是和平欢乐的节日。 从有伊斯兰历就有开斋节,第一次开斋节是先知穆罕默德和他的家人朋友亲自庆祝的。
Alter Yinchuan-Schnaps
“老银川”系列白酒凭借醇香的口感和稳定的质量,代表着塞上酒业的风向标,加之适合西北大众消费的饮酒习惯,在宁夏及周边地区享有极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经久弥坚,渊远流长,长期占据着宁夏白酒市场的半壁江山。“老银川”白酒以其窖香浓郁、入口绵甜、酒体丰满,诸味协调,余味悠长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Liao-Dynastie
辽朝(916年-1125年),国号大辽,契丹文又称大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在中国北方建立的王朝,国祚210年。蒙古人称中国北方为契丹,后该词泛指中国。在一些国家的语言例如俄语中至今犹称中国为“契丹”。
Große Mauer von Ming-Dynastie
明长城(中文名:明长城,拼音:Ming changcheng)由明朝(1368-1644 年)修建,是今天中国长城最明显的部分。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的全面考古调查得出结论,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海边,全长 8850 公里(5500 英里),然后绕行到满洲里的虎山长城。它由 6,259 公里(3,889 英里)的实墙、359 公里(223 英里)的壕沟和 2,232 公里(1,387 英里)的天然防御屏障(如山丘和河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