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百科全書 | 汉语百科全书


    Chinese
Catalog Peking-Oper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京剧(又称京戏),北京旧称北平,因此在中华民国曾有一段时间又被称为平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
北京市

/assets/contentimages/Peking_Oper.jpg

/assets/contentimages/05300000765519126699025601831.jpg http://t1.gstatic.com/images?q=tbn:0-d9MSXztb0_mM:http://quyi.chinese.cn/image/attachement/jpg/site2/20090917/0023aea9e73e0c1c1e2460.jpg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ylss/2006-11/10/xin_17110310084771523731.jpg /assets/contentimages/Jing20Ju20~0.jpg

京剧(又称京戏),北京旧称北平,因此在中华民国曾有一段时间又被称为平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京剧在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剧[1] 和汉剧[2],并吸收了秦腔[3]昆曲[1][4]梆子弋阳腔[1]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剧的腔调西皮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京剧于2010年,获选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来自南方的四个徽剧戏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称为四大徽班)陆续来到北京,史称“徽班进京”[5]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以唱“二黄”声腔为主的“三庆”,由于其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随后,另外三个徽班:“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也来到北京,使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

清朝道光年间(1828年前后),大量湖广地区演员进京表演,带来了汉调楚调西皮),造成剧团的大融合,许多汉调艺人,加入徽班,与徽班同台演出,形成了西皮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

后来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也叫“京剧”。京剧这一称呼首次出现于1876年2月7日申报刊登的《图绘伶伦》一文[6]。后来国民党北伐成功,将北京改名北平,“京剧”又被称为“平剧”。又由于平剧迅速发展,使其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全中国流行,近代学者齐如山甚至认为平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精华,所以平剧也被称为“国剧”。

1950年代,大批中国大陆难民南下香港,并带着京剧文化到香港,于占元1960年代在香港开办京剧班,徒弟有七小福(包括成龙洪金宝元华袁和平等)。至1970年后,京剧班(七小福)解散,并各自发展。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等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京剧的角色分为生、、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已不再立专行。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在三四百个以上。

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