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汉语 — 德语
Catalog 历史

Norddeutscher Bund
北德意志邦联(德语:Norddeutscher Bund),又称北日耳曼邦联、北德意志联盟、北日耳曼联盟,简称北德邦联,是普鲁士王国于1867年建立的邦联制国家,其领土涵盖了德意志地区的北半部。邦联内部实际事务几乎都被普鲁士王国把持,虽然它名为邦联制的“组织”,但实际上的运作模式已是联邦制的“国家”。北德邦联的成立标志着普鲁士在统一德国的过程中完成“北部整合阶段”。
Beigu-Berg
北固山,镇江三山名胜之一,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北固山。以险峻著称的北固山,因三国故事而名扬千古。山上亭台楼阁、山石涧道,无不与三国时期孙刘联姻等历史传说有关,成为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 甘露寺高踞峰颠,形成“寺冠山”的特色。相传始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屡废屡建,寺内包括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古往今来,来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此一游,寻访当年刘备招亲的遗迹。
Nordseereich/Anglo-Skandinavische Reich
北海帝国(英语:North Sea Empire;丹麦语:Nordsoveldet;挪威语:Nordsjøveldet;瑞典语:Nordsjöväldet;古英语:Norþ Sæ Rīce)历史学家采用的一种形容在克努特大帝统治之下领土的说法,1016年至1035年间,克努特大帝是英格兰、挪威、丹麦三国国王并统治现今瑞典南部领土。有时北海帝国也称盎格鲁-斯堪的纳维亚帝国(英语:Anglo-Scandinavian Empire)。
Beijing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历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早在七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938年以来,北京先后成为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国都。1949年10月1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Eisenbahnlinie Beijing-Zhangjiakou
京张铁路是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铁路,位于中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境内。本线由直隶总督袁世凯和会办大臣胡燏棻于1905年上奏请求筹办,并于当年开始修建,由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在修造过程中,詹天佑采用“人”字形线路的方式缩短八达岭隧道的修造长度,并在开凿八达岭隧道的过程中利用竖井加大工作面,加快工程进度。
Nördliche Sung-Dynastie (960-1127)
Ruinenstadt der Hauptstadt der Nördlichen Song-Dynastie
北宋东京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朱雀苑广场, 占地约54平方千米。开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称, 坐落于南北大运河枢纽, 战国的魏,五代的梁、晋、汉、周和北宋,以及金代的后期均曾建都于此。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东京城始建。北宋定都于此后,多次修筑。历史上曾多次遭受战乱破坏。 北宋东京城,又称“汴梁、汴京”, [4]首次以开放式街巷取代封闭式的里坊制布局,是北宋时期世界较为出名的大都会。 [10]东京城由皇城、内城、外城三部分组成。外城有城门12座,各城门外皆瓮城三重,屈曲开门,另有水门6座,墙上密置敌楼、马面,四围有濠堑等。内城是当时的衙署、寺观、商肆之地,皇城则据内城西北。 北宋东京城遗址为研究中国都城发展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在中国城市建筑发展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也为研究古代黄河水患、桥梁建筑和开封的演变提供了重要依据。
Kaifengfu-Karte in der Nördlichen Song-Dynastie
Beixin-Kultur
北辛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在环鲁中南山地周围的兖州、曲阜、泰安、平阴、长清、济南、章丘、邹平、汶上、张店、青州、莒县、临沭、沂南 、兰陵和滕州等地,都发现了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 北辛文化由于最早发现于江苏淮安青莲岗,考古界曾定名为青莲岗文化,后因该文化以滕州市官桥镇北辛遗址最为典型,遂重新定名为北辛文化。 主要遗址有山东滕州北辛、兖州王因、泰安大汶口、江苏邳州大墩子、连云港市二涧村和淮安青莲岗等。碳14 测定这种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 5400年至前 4400 年之间,其后发展为大汶口文化。
Beiyang-Armee
北洋军又称北洋新军、北洋政府军,为中国历史上清末至民初之国防军。其源自清朝在甲午战争后由袁世凯编练的新军,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陆军。民国成立后,北洋军成为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主要的国防武力。但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分裂为三大派系与数个小派系,各自割据一方,形成北洋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