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e — German
Catalog History

Zhang Juzhengs Reformen
张居正改革指的是万历元年(1573年),为了挽救明王朝,张居正在明神宗的支持下,进行的一场地主阶级的改良自救运动。因效果显著,又被称为“万历中兴”。万历元年(1573年),明王朝政治腐败,社会危机凸显,为了挽救明王朝,张居正从军事、政治、经济方面进行改革。但因为改革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遭到阻拦,最终在万历十年(1582)宣告失败。 张居正改革创造了历史上的“万历中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强化了中央集权,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Zhang Qian
张骞(约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县(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由长安出发,甘父做为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从此中国人通过这条通道向西域和中亚等国出售丝绸、茶叶、漆器和其他产品,同时从欧洲、西亚和中亚引进宝石、玻璃器等产品。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于长安,归葬汉中故里。
Zhang Zeduan
张择端(1085年-1145年), 字正道, 又字文友。 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画家之一。张择端自幼好学, 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是中国12世纪初期一幅杰出的风俗画,在北宋风俗画中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此画集宋代各画种的高超技艺于一图,纷繁多变,于繁杂间游刃有余,实为中国古代绘画之瑰宝。此外,还有《金明池争标图》传世,亦为艺术杰作。
Zhang Zhidong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一字香涛,号香岩,又号壶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人称“张香帅”,直隶天津府南皮县(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晚清重臣。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年)15岁中顺天乡试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据说是因为慈禧太后喜欢张之洞的文章,因此破例提拔,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Zhang Zuolin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乳名老疙瘩,奉天省海城县人,民间喜人多以张大帅、雨帅称之,西方学术界则称其为奉天之虎(Mukden Tiger)。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奉系军阀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于1919年至1928年逝世前,为实质掌控中国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人,号称“东北王”。
Zhang Taiyan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原名学乘,字枚叔,一作梅叔。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早年又号膏兰室主人、刘子骏私淑弟子等。浙江馀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学家、朴学大师、民族主义革命家、注音符号设计者、中国医学院首任院长,国粹派代表人物。
Shōwa-Zeit
昭和(日语:昭和/しょうわ )是日本昭和天皇在位时所使用的年号,使用时间为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是日本各年号中使用时间最长的,合共64年。昭和两字出自中国《尚书》尧典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Zhao-Staat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是战国后期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与秦国展开了数十年的争霸。 赵国国君,嬴姓、赵氏。赵氏历经二十余代,传至赵简子赵鞅、赵襄子赵毋恤。赵鞅打破了晋国六卿的格局,赵毋恤力战智、韩、魏的围攻,简襄之烈确立了赵国版图。 前403年,韩、赵、魏正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 国都几经变迁,前497年,赵简子定都晋阳(太原),公元前451年,赵襄子迁都邢(邢台),前423年,赵献侯迁都中牟(鹤壁),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邯郸),从此邯郸成为赵国的国都。前355年,赵国在邢地建檀台,修信宫,邢地成了赵国的别都,称信都。 至赵武灵王时,赵国称王,施行胡服骑射,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成建制的骑兵。 沿阴山修筑赵长城,前296年灭中山国。赵国地处四战之地,西有秦国,南有魏国,东有齐国,东北燕国,北方则是林胡、楼烦、东胡等游牧民族的地域。 前228年,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军攻破。赵国大夫们北逃到代,共同拥立赵代王嘉继续抵抗秦军。前222年,秦军攻灭赵代王嘉,赵国灭亡。
Zhejiang-Schule Guqin
浙派古琴形成于南宋末年,以临安(即今之杭州)为中心,历经元、明两代,直至清代逐渐衰微下来。其历史跨度之长,对当时琴界影响之大,乃至对后世琴乐影响之深远,均为琴史所罕见。
Spinning Jenny
Spinning Jenny (oder einfach nur Jenny) ist der Name der ersten Spinnmaschine. Sie ähnelte auf den ersten Blick einem Spinnrad, jedoch mit einer Vielzahl von Spindeln statt einer einzigen; sie arbeitete im Gegensatz dazu ähnlich wie die Handspindel nach dem Absetzverfahren. Die Spinning Jenny gilt mit ihrem hohen Zuwachs an Produktivität gegenüber dem Spinnrad als ein Meilenstein der industriellen Revolution und der Technikgeschich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