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utsch-Chinesische Enzyklopädie, 德汉百科


托马斯·杰斐逊(英语:Thomas Jefferson,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美利坚合众国第三任总统(1801年─1809年)。同时也是《美国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及美国开国元勋中最具影响力者之一。其任期中之重大事件包括路易西安那购地案(1803年)、1807年禁运法案(Embargo Act of 1807)、以及路易斯与克拉克探勘(1804–1806)。
身为政治学家,杰斐逊秉持古典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制定维吉尼亚宗教自由法(Virginia Statute for Religious Freedom, 1779, 1786)。该法日后成为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创设条文之基础,杰斐逊式民主(Jeffersonian democracy)因他而得名。1792年他创立并领导民主共和党(今日民主党之前身),杰斐逊曾为第二任维吉尼亚州州长(1779年-1781年)、第一任美国国务卿(1789年─1793年)、与第二任美国副总统(1797年-1801年)。1800年杰弗逊击败竞逐连任的亚当斯当选美国第三任总统,此后他领导的政党统治美国达四分之一世纪,直至他的政党1824年分裂为止。
除了政治事业外,杰斐逊同时也是农业学、园艺学、建筑学、词源学、考古学、数学、密码学、测量学与古生物学等学科的专家;又身兼作家、律师与小提琴手;也是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办人。许多人认为他是历任美国总统中,智慧最高者。在1962年一个宴请49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晚宴上,约翰·肯尼迪对满堂社会菁英致词说:“我觉得今晚的白宫聚集了最多的天份和人类知识——或许撇开当年杰斐逊独自在这里吃饭的时候不计。”[1]




Tomislav Nikolić (serbisch-kyrillisch Томислав Николић; * 15. Februar 1952 in Kragujevac, FVR Jugoslawien, heute Serbien) ist ein serbischer Politiker (Serbische Fortschrittspartei). Vom 8. bis 13. Mai 2007 war er kurzzeitig Präsident des serbischen Parlaments.[1] Vom 11. Juni 2012 bis 31. Mai 2017 war er Präsident Serbiens.
托米斯拉夫·尼科利奇(塞尔维亚语西里尔字母:Томислав Николић,拉丁字母:Tomislav Nikolić,发音:[tǒmislaʋ nǐkolit͡ɕ];1952年2月15日—),塞尔维亚政治家,前塞尔维亚总统,曾于2007年5月短暂出任议会议长。
Anthony „Tony“ John Abbott (* 4. November 1957 in London, England, Vereinigtes Königreich) ist ein australischer Politiker der Liberal Party of Australia und war vom 18. September 2013 bis zum 15. September 2015 Premierminister Australiens. Malcolm Turnbull setzte sich gegen Abbott in einer internen Abstimmung der Parlamentsfraktion der Liberalen am 14. September 2015 um die Parteiführung durch und wurde dann auch Premierminister. Bei der Parlamentswahl in Australien, die am 18. Mai 2019 stattfand, verlor Tony Abbott seinen Sitz im Parlament.
托尼·阿博特,AC(英语:Tony Abbott,1957年11月4日—),全名安东尼·约翰·阿博特(英语:Anthony John Abbott),澳大利亚当地多译作艾保德,澳大利亚自由党籍政治家、记者、前澳大利亚总理。生于英国伦敦,幼年随家人迁居澳大利亚。毕业于悉尼大学法学、经济学专业和英国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及经济专业,修有学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联邦众议院议员,2009年出任自由党领袖及国会反对党领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任澳大利亚总理及自由党领袖。卸任总理及党魁后,继续担任议员,直至2019年5月卸任。






Sir Anthony „Tony“ Charles Lynton Blair KG, PC (* 6. Mai 1953 in Edinburgh, Schottland) ist ein britischer Politiker. Er war von 1994 bis 2007 Vorsitzender der Labour-Partei und von 1997 bis 2007 Premierminister des Vereinigten Königreichs von Großbritannien und Nordirland.
安东尼·查尔斯·林顿·布莱尔爵士,KG(英语:Sir Anthony Charles Lynton Blair,港澳称为贝理雅,台湾称为东尼·布莱尔,1953年5月6日—),英国政治人物,生于苏格兰爱丁堡,1994年至2007年任工党领袖,1997年至2007年任英国首相。在2007年6月27日辞任领袖、首相及下议院的英格兰东北部塞奇菲尔德选区议员,另外又获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委任为中东问题特使,直至2015年。

海部俊树(日语:海部 俊樹/かいふ としき Kaifu Toshiki,1931年1月2日—2022年1月9日[2]),日本政治家,爱知县名古屋市生身,是日本第76任及第77任首相,也是首位在昭和时代出生的首相。日本自民党一个弱小派系河本派的成员。在青年时期与竹下登、宇野宗佑并称为“自民党青年三杰”。
Toshiki Kaifu (jap. 海部 俊樹 Kaifu Toshiki; * 2. Januar 1931 in Nagoya; † 9. Januar 2022[1]) war ein japanischer Politiker der Liberaldemokratischen Partei (LDP). Er war von 9. August 1989 bis November 1991 der 48. Premierminister Japans und war Abgeordneter des Shūgiin, des Unterhauses, für den 9. Wahlkreis der Präfektur Aichi. Er gehörte der Nikai-Faktion an.


Trường Chinh/长征 (ursprünglicher Name Đặng Xuân Khu/鄧春區; * 9. Februar 1907; † 30. September 1988) war ein vietnamesischer Politiker und Theoretiker.
长征(越南语:Trường Chinh,1907年2月9日—1988年9月30日)是越南政治人物,生于今南定省春长县春鸿社行善村[1],越南共产党、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曾任越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务委员会主席。原名邓春区(越南语:Đặng Xuân Khu),因仰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因而改名为“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