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百科全書 | 汉语百科全书


    Chinese
Catalog *Yellow river

华北平原(North China Plain;Hua-pei P'ing-yuan;Huabei Pingyuan)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中国人口最多的平原,中国东部大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个省、直辖市。
华北平原亦称黄淮海平原,位于中国华北地区,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东到黄海、渤海和山东丘陵,北依燕山,南至大别山区一线与长江流域分界,跨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北京、天津等省市,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
华北平原亦称黄淮海平原,位于中国华北地区,西起太行山伏牛山,东到黄海渤海山东丘陵,北依燕山,南至大别山区一线与长江流域分界,跨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北京天津等省市,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是由于黄河海河淮河滦河等所带的大量泥沙沉积所致,多数地方的沉积厚达七八百米,最厚的开封商水一带达5000米。目前,华北平原的面积还在扩大。华北平原是中国的重要油产地。

华北平原(North China Plain;Hua-pei P'ing-yuan;Huabei Pingyuan)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中国人口最多的平原,中国东部大平原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伏牛山,东临渤海黄海,跨越7个省、直辖市。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截至2019年底,华北平原总面积30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3.1%,总人口3.39亿人、占中国总人口的24.2%,2019年华北平原生产总值25.16万亿元、占中国生产总值的25.4%,人均生产总值74218元。 

华北平原是华北陆台上的新生代断陷区。晚第三纪第四纪时期,形成连片的大平原,与此同时平原边缘断块山地相对隆起,大平原轮廓日趋鲜明。新生代相对下沉,接受了较厚的沉积,局部沉积竟达千米。

华北平原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势平缓倾斜。由山麓向滨海顺序出现洪积倾斜平原、洪积一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冲积一湖积平原、海积一冲积平原、海积平原等地貌类型。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主要河流所塑造的地貌构成了华北平原的主体,即为黄河冲积扇平原、淮河中下游平原、海河中下游平原、滦河下游冲积扇平原。

黄河在河南孟津以下形成了巨大的冲积扇,扇缘向东直逼山东丘陵的西侧。黄河冲积扇的中轴部位淤积较高,成为华北平原上的“分水脊”,黄河冲积扇上尚保留有决口改道所遗留的大量沙岗、洼地等地形。

地貌特征

华北平原是中国第二大平原,面积广袤,地势低平,多在海拔50米以下,是典型的冲积平原,是由于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所带的大量泥沙沉积所致,多数地方的沉积厚达七八百米,最厚的开封商丘徐州一带达5000米。部分在渤海—华北盆地,华北平原的面积还在扩大。

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滦河冲积而成。黄河下游天然地横贯华北平原中部,分南北两部分:南面为黄淮平原,北面为海河平原。百年来,黄河在这里填海造陆面积2300平方公里。平原还不断地向海洋延伸,最迅速地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平均每年2~3千米。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50米以下,东部沿海平原海拔10米以下。华北平原地势呈现自西向东微斜。主要属于新生代的巨大坳陷,沉积厚度1500~5000米左右。平原多低洼地、湖沼。集中分布在黄河冲积扇北面保定与天津大沽之间。由于黄河挟带大量泥沙以致黄河决溢、泛滥、改道频繁。1949年后进行了改造治理。由于春季蒸发量上升,降水量较少,河流径流量较少,加之以人为原因,华北平原常会出现春旱的问题。

 

形成过程

华北平原在中生代为隆起区,局部发育了断陷盆地;新生代断块活跃,古近纪形成一系列次级断陷盆地;新近纪第四纪堆积范围扩大,形成连片的大平原;同时边缘断块山隆起;新生代相对下沉,形成较厚的沉积。 

黄河在孟津下形成巨大的冲积扇;冲积扇中轴淤积较高,成为分水脊,将淮、海河分隔南北。

黄河在孟津以下形成了巨大的冲积扇,成为华北平原上的“分水脊。历史时期黄河多次迁徙,北至天津、南至徐州的广大平原遍受黄河影响。黄河冲积扇上尚保留有决口改道所遗留的大量沙岗、洼地、故道等地形。

根据华北平原不同的区域特征,可分为四个亚区平原:

名称

简介

辽河下游平原

以山海关为界,山海关以外的平原,是由辽河冲积形成的,沼泽地较多,局部有盐渍化,平均气温低,但夏季仍然可以种植水稻,主要农作物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为主。

海河平原

燕山以南,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是由海河和黄河冲积形成的,所以也被称为黄海平原,是中国粮棉的重要产区,南北距离达500多公里,所谓“千里平原”,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和棉花。可以达到一年小麦、玉米两熟。

黄淮平原

位于海河平原和淮北平原之间,是黄河冲积形成的,盐碱、沙化土地较多,但平均气温高,适合喜温抗沙作物生长,主要作物有棉花、花生、水稻、枣等。

淮北平原

淮河干流以北到沙颍河以南的地区叫淮北平原。淮北平原地处黄淮海平原南侧,自然条件较为优越,适合“两高一优”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

/assets/contentimages/Huang20He20.jpg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差不多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黄河,在中国古代称作河水大河,简称,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仅次于长江,也是世界第六长河流。中国的两条母亲河之一,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噶达素齐老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1][2]

黄河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的雅拉达泽峰,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玛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黄河依次穿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蜿蜒东流,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莱州湾)。

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为上游,河长3472公里,流域面积42.8万平方公里;河口镇至河南郑州桃花峪间为中游,河长1206公里,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桃花峪以下为下游,河长786公里,流域面积只有2.3万平方公里[注 1]。黄河横贯中国东西,流域东西长1900公里,南北宽1100公里,总面积达795000平方千米(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黄河中游因河段流经黄土高原,支流带入大量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1933年),1977年录得最高含沙量达920千克/立方米,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由于兴建水库以及流域林草覆盖率提高等原因,近年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3]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黄河及黄河流域对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开封(英文:Kaifeng)古称老丘、启封、大梁、浚仪、汴京、汴梁等,简称汴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2/Kai20Feng20.jpg

开封(英文:Kaifeng)古称老丘启封大梁浚仪汴京汴梁等,简称,河南省地级市,地处河南省中东部,西与省会郑州市毗邻,东与商丘市相连,南接许昌市周口市,北隔黄河新乡市相望。截至2016年,开封市总面积6266平方公里,下辖5个市辖区、4个县,常住454.67万人。

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战国时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相继在此定都,北宋称此为东京开封府。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更是当时继唐朝首都长安后的世界第一大城市。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开封是戏曲之乡,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发源于此。开封市内五湖四河环绕分布,素有“北方水城”之称。开封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菊花名 城、中国书法名城,拥有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8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 、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吸引著众多海内外游客。

开封是河南省新兴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城市,郑州大都市区核心城市。开封自贸区也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洛阳市(汉语拼音:Luòyáng,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河洛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2/Luo20Yang20~0.jpg /assets/contentimages/normal_Luo20Yang20.png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1/Luo20Yang20.jpg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1/Luo20Yang20~0.jpg

洛阳市汉语拼音:Luòyáng,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河洛文化和华夏文明的发源地[1]。有十三个正统朝代[2],和二十多个政权将洛阳设为文化、经济、行政中心,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3][4]和1500多年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城市[5]。洛阳也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和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6]

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和四项五处5A级景区,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7]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七县七区。2019年,全市常驻人口692.22万人,居民以汉族为主,母语为中原官话洛嵩片洛阳话[8]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不同朝代被官方称为中国、斟?、西亳、洛邑、成周、王城、京师、京都、雒阳、东京、帝京、京洛、洛城、神京、南都、东都、神都、西京、河南、中京等。因境内有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雄踞天下,八关环绕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陇,东临嵩岳,北靠太行黄河之险,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9]”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10]。在洛河两岸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11]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雒阳城隋唐洛阳城等五大都城遗址,此外周边亦有诸如郑州开封商丘许昌等中原古都群。而洛阳城北之邙山陵墓群,为众多古代帝王、名人的坟冢所在地。洛阳城自夏朝开始,有十三个正统朝代和二十多个政权将之设为行政中枢,以该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核心发祥地,华夏中华中土中国中原中州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阳城和河洛文明[12]

形成于东汉时期,由班超甘英等开辟,以首都洛阳为起点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13],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后汉书》有记载:“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汉魏洛阳城通达西域延续曹魏西晋直到北魏时期由隋唐洛阳城所取代,定鼎门亦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东都建成,隋炀帝杨广便迁都洛阳,实现万国来朝的华夏梦。《资治通鉴》的作者、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曾作 《过故洛阳城》:“烟悉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14]。” 洛阳城在设计上更是影响到了同时期的海外城市格局,例如日本京都奈良等城市均是仿照唐朝洛阳、北魏洛阳等都城建立[15],甚至于中世日本造访京都被称之为“上洛”[16]

元代以前,洛阳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的天然法定都城,大一统的王朝多以洛阳为首都或陪都,割据政权也均以进入洛阳作为逐鹿的目标和自身正统性的象征,这一时期的洛阳历史承载了中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由于自古流传着“定鼎嵩洛”、“宅兹中国”等说法[17],被许多学者名人、考古界和帝王政客公认为是华夏文明正统的象征。元代以后因战乱和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洛阳地位有所下降,退化为中部地区一个普通县的水平,这一时期的洛阳历史折射了中国各地方在农业社会晚期的普遍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洛阳人口数量、城市规模和工商业发展都有较大的飞跃,成为以重工业制造和历史文化旅游闻名的重要城市,这一时期的洛阳历史反映了一个内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历程。

朝代 主要名称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时间
斟? 偃师二里头 太康、仲康、夏桀 约前21世纪-前16世纪
西亳 偃师商城 商汤至仲丁 前1600年-前1260年
西周 成周 洛邑(瀍河两岸) 成王-幽王,共11王 前1040年-前771年
东周 王城 王城(涧河两岸) 平王-悼王,共13王 前771年-前520年
东周 成周 成周(白马寺东) 敬王至慎靓王,共11王 前519年-前314年
东周 王城 王城(涧河两岸) 赧王 前314年-前256年
河南 洛阳 成周 申阳 前206年-前205年
西汉 洛阳 汉魏故城 高祖 前202年
洛阳 汉魏故城 - 东都
玄汉 洛阳 汉魏故城 刘玄 23年-25年
东汉 雒阳 汉魏故城 光武帝-献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阳 汉魏故城 文帝-元帝,共5帝 220年-265年
西晋 洛阳 汉魏故城 武帝-怀帝,共4帝 265年-316年
东晋 中京 汉魏故城 - 陪都
南朝宋 中京 汉魏故城 - 陪都
后赵 洛阳 汉魏故城 - 陪都
北魏 洛阳 汉魏故城 孝文帝-孝武帝,共7帝 493年-534年
东魏 洛阳 汉魏故城 - 陪都
北齐 洛阳 汉魏故城 - 陪都
北周 东京 汉魏故城 - 陪都
东京、东都[19] 隋唐故城 炀帝-皇泰帝,共2帝 605年-619年[19](首都)
洛阳 隋唐故城 王世充 619年-622年
东都、神都 隋唐故城 高宗、中宗、睿宗,共3帝 657年-684年(两都并重[19]

684年-690年(首都[19]

武周 神都 隋唐故城 则天大圣皇帝 690年-705年
东都、东京 隋唐故城 中宗、玄宗、昭宗、哀帝,共4帝 705年-762年(两都并重[19]

904年-907年(首都[19]

洛阳 隋唐故城 安禄山 756年-756年
后梁 洛阳 隋唐五代宋故城 太祖、朱友圭、后梁末帝 909年-913年
后唐 洛京 隋唐五代宋故城 庄宗、明宗、闵帝、末帝 923年-937年
后晋 西京 隋唐五代宋故城 高祖 937年-938年
后汉 西京 隋唐五代宋故城 - 陪都
后周 西京 隋唐五代宋故城 - 陪都
北宋 西京 隋唐五代宋故城 - 陪都
中京 洛阳故城 - 陪都
民国 洛阳 洛阳市 - 1932年

洛阳市,简称“洛”,别称洛邑、洛京,河南省地级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市总面积15230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229平方千米,河南省西部,东西长约179千米,南北宽约168千米。横跨黄河中下游南北两岸,东邻郑州市,西接三门峡市,北跨黄河与焦作市接壤,南与平顶山市南阳市相连。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截至2019年3月,洛阳市共有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 ;2019年末,洛阳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82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0处。洛阳市有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日活动。洛阳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

2019年末,洛阳市总人口717.02万人,常住人口692.22万人,城镇常住人口409.10万人;截至2021年3月,洛阳市下辖7个县、7个区;截至2020年末,洛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2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4.1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2312.2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2562.1亿元,增长2.3%。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

/assets/contentimages/Nei20Meng20Gu20Zi20Zhi20Qu20.png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ᠥᠪᠥᠷ
ᠮᠣᠩᠭᠣᠯ ‍ᠤᠨ
ᠥᠪᠡᠷᠲᠡᠭᠡᠨ
ᠵᠠᠰᠠᠬᠤ
ᠣᠷᠣᠨ,鲍培转写Öbür mongγol-un öbertegen jasaqu orun西里尔字母:Өвөр Монголын Өөртөө Засах Орон),简称内蒙古蒙古语:ᠥᠪᠥᠷ
ᠮᠣᠩᠭᠣᠯ,鲍培转写Öbür Monggol西里尔字母:Өвөр Монгол)[注 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的一个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从清朝中期开始,瀚海以南,长城以北,东至哲里木盟,西至伊克昭盟的较早归附满族政权的漠南蒙古各部被称为“内札萨克”或“内札萨克蒙古[2],将后来陆续归附的喀尔喀、厄鲁特等部称为外札萨克蒙古,不设札萨克察哈尔唐努乌梁海等部称为内属蒙古。“内札萨克蒙古”后来演变出“内蒙古”(蒙古语:ᠳᠣᠲᠣᠭᠠᠳᠤ
ᠮᠣᠩᠭᠣᠯ,西里尔字母:Дотоод Монгол)一词为简称。1947年,由中国共产党解放区控制的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内蒙古正式成为政区名,蒙古语也改成(蒙古语:ᠥᠪᠥᠷ
ᠮᠣᠩᠭᠣᠯ,西里尔字母:Өвөр Монгол),意为“阳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地处中国北部,地理上位于北纬37°24′-53°23′,东经97°12′-126°04′之间,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全区基本属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全区涵盖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地貌,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跨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四大水系。

截至2019年末,内蒙古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辖12个地级行政区 ,其中9个地级市、3个,共有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49个,3个自治旗。截至2021年末,内蒙古自治区常住人口2400.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8万人。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514.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这首歌又名《黄河船夫曲》
歌曲《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由李思命、王向荣、石占明演唱,李思命作词、作曲。这首歌又名《黄河船夫曲》,为陕北老船工李思命在民间词曲的基础上编创而成。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银川市,简称银,古称中兴路、兴庆府、怀远镇、宁夏省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位于宁夏中北部。

 

银川市,简称,古称中兴路兴庆府怀远镇宁夏省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位于宁夏中北部。市境北接石嘴山市,东抵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南达吴忠市,西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地处银川平原中部,西倚贺兰山,东靠鄂尔多斯高原黄河由南向北流贯中部。全市总面积6,943平方千米,人口222.53万,回族为57.34万,市政府驻金凤区。银川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永久举办地,是全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商业中心。

银川是中原民族开发较早的区域,历史上为西夏王朝首都兴庆府,自古有“塞上明珠”的说法,城西有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夏王陵。市内拥有南关清真大寺承天寺塔海宝塔西夏王陵玉皇阁鼓楼等名胜。

银川,简称“银”,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面积9025.38平方公里 ;全市下辖3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银川市常住人口为2859074人。

银川地处中国西北地区宁夏平原中部,东踞鄂尔多斯西缘、西依贺兰山黄河从市境穿过,是古丝绸之路商贸重镇,宁夏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交通和金融中心,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中心城市,沿黄城市群核心城市,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核心城市,是国家向西开放的窗口。 

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殊荣,被评为“中国十大新天府”之一。 

2018年1月,获评“2017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示范城市”。2018年10月,获评健康中国年度标志城市 2018年10月,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城市。  2019年10月23日,被确定为“第三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2019年12月,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2020年6月,经中央依法治国委入选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2020年,银川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4.37亿元。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郑州市,简称“郑”,古称商都,今为绿城,是河南省的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特大城市,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1/Zheng20Zhou20.jpg

/assets/contentimages/Zheng20Zhou20%7E3.jpg  /assets/contentimages/normal_Zheng20Zhou20~4.jpg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1/Zheng20Zhou20~0.jpg   

郑州市,简称“”,古称商都,今为绿城[3],是河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4][5],中国特大城市[6],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7]。郑州市是全省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3],拥有全國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8]。郑州市是中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唯一的“双十字”中心[3],也是首批跨境电子贸易试点城市和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城市[3]

郑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黄河下游。现辖6个市辖区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惠济区管城区上街区),代管5个县级市(荥阳市、登封市、巩义市、新郑市、新密市)和1个(中牟县),全市总面积7,567.1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78.07平方公里。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1012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近600万[9]。居民以汉族为主,母语为中原官话郑州方言[10]

郑州地級市轄區曾是包括出生于新郑[註 2]的中华人文始祖轩辕氏[註 3]所领的有熊国[註 4]以及夏朝、商朝、管国、郑国和韩国在内的这些部落联盟或国家部分时期建政或建都所在地,因此被列为中国八大古都區之一[11]

鄭州市核心區也有悠久的歷史。如采納从鄭州商城遺址算起,郑州已经有3600多年的城建史。考古人员于1995年在郑州北郊邙岭余脉发现的西山古城遗址又把郑州地区城市出现时间提前到距今约5300年的仰韶文化晚期,被视为中国城市文明的源头。[12]清末大臣盛宣怀奉旨勘察芦汉铁路时来到郑州,将郑州站辟为甲等火车站,直接影响了郑州近代发展进程[13]

郑州古代为“豫州”和“中州”的一部分,自古至今均为交通要塞,有“九州之中,十省通衢”之称,[14]如今郑州北站仍是中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15]。因为商朝早期的都城在如今的郑州境内,[16]郑州有“商都”的雅号。[17]同时,郑州被认为是中国商业的发源地之一[18],又是中国国务院确立的商贸中心试点城市之一[19],因此“商都”也具有了“商业之都”的含义。郑州以打造都市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20]基于城市定位,规划测算至2035年人口将达到1800万人。[21]郑州自2016年起连续入选GaWC发布的全球城市排名,并在2020年被评为Beta-级别[22][23]

郑州(Zhengzhou),简称“郑”,古称商都河南省辖地级市,是河南省省会、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6个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75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260.06万人,城镇人口987.9万人,城镇化率78.4%  。

郑州地处中国华中地区黄河下游、中原腹地、河南中部偏北,位于黄河中下游和伏牛山脉东北翼向黄淮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西部高,东部低,中部高,东北低或东南低;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

郑州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 ,拥有亚洲作业量最大的货车编组站  。郑州航空港区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首家期货交易所 。郑州是联勤保障部队郑州联勤保障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驻地,也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组成部分 。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重点支持的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 、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 。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 ,拥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 。

2021年,郑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691.02亿元,同比增长4.7%。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