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e — German
Catalog History

Die verschiedenen Schulen aller Denkrichtungen und ihre Repräsentanten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Zhuangzi
庄子,姓庄,   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 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Dsungarisches Khanat
准噶尔汗国(蒙古语:ᠵᠡᠭᠦᠨ ᠭᠠᠷ ‍ᠤᠨ ᠬᠠᠭᠠᠨᠲᠣ ᠣᠯᠣᠰ ,鲍培转写:jegün γar-un qaγan-tu ulus,西里尔字母:Зүүнгарын хаант улс;藏语:ཇུན་གར།;维吾尔语:جوڭغار‎),是卫拉特蒙古族准噶尔部所建立的汗国政权,亦是人类史上最后一个游牧帝国,奉藏传佛教为国教并对西藏有影响力。准噶尔部于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控制天山南北,其疆域西起巴尔喀什湖、北越阿尔泰山、东达吐鲁番、西南至楚河、塔拉斯河一带。
Schlacht von Dzungar
Die Dzungar-Qing-Kriege (mongolisch: Зүүнгар-Чин улсын дайн, vereinfachtes Chinesisch: 准噶尔之役; traditionelles Chinesisch: 準噶爾之役; Pinyin: Zhǔngá'ěr zhī Yì; lit. Dzungar-Feldzug") waren eine jahrzehntelange Reihe von Konflikten, in denen das Dzungar-Khanat gegen die Qing-Dynastie und ihre mongolischen Vasallen antrat. Die Kämpfe erstreckten sich über einen großen Teil Innerasiens, von der heutigen zentralen und östlichen Mongolei bis nach Tibet, Qinghai und Xinjiang im heutigen China.
Zizhi Tongjian/Zusammengefasster Zeitspiegel zur Hilfe in der Regierung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奉宋英宗和宋神宗之命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本人担任主编,在刘攽、刘恕和范祖禹的协助下,历时19年而编撰完成。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赐名《资治通鉴》 。 全书分为294卷,约三百多万字,记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截止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了共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中引用的史料极为丰富,除了十七史之外,还有各种杂史、私人撰述等。据《四库提要》记载,《资治通鉴》引用前人著作322 种,可见其取材广泛,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资治通鉴》自成书以来,一直受到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追捧,点评批注它的人数不胜数。《资治通鉴》保存了很多现在已经看不到的史料,更重要的是,它对之后的史官创作、中国的历史编撰、文献学的发展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Zi Chan
子产(?—前522年),姬姓,国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以字行,谥成,又称公孙侨、公孙成子、东里子产、国子、国侨、郑乔、郑子产,是春秋末期郑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 子产执政期间,改革内政,慎修外交,捍卫郑国利益,极受郑国百姓爱戴,后世对其评价甚高,将他视为中国历史宰相的典范,清朝的王源更推许他为春秋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