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汉语 — 德语
Catalog 建筑艺术

China Huixiang Culture Garden
/assets/contentimages/Zhong20Hua20Hui20Xiang20Wen20Hua20Yuan20~3.jpg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Thonghua-Tor
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原名聚宝门,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路南端,坐北朝南,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在世界城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不论是在军事上、历史上、还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Chinese Ethnic Culture Park/China Nationalities Museum/China Ethnic Museum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2/Chinese_Ethnic_Culture_Park.jpg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China Art Museum/China Art Palace/上海美术馆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Chinesischer Altar am Gelben Fluss
中华黄河坛座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口,是中国大江大河上第一座祭河之坛。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炎黄子孙的摇蓝地。五千年的黄河文明跻身于世界四大河流文明之列,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下黄河独富宁夏,宁夏人民热爱黄河。黄河之水哺育了这颗“塞上明珠”,宁夏人民以“羊羔跪乳”之孝心,为母亲河建立一座河坛:“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军事俱是国家的大事,坛是祭祀的主要载体,建一座祭河祭祖的圣坛,为凝聚海内外华裔之人心,鼓舞中华儿女之斗志,弘扬五千年黄河之文明,圆中华复兴之美梦,而添加一砖一瓦,是宁夏人民报答黄河“哺乳之恩”的夙愿。他们将河坛地址选在了金沙湾。

中华黄河坛座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口,是中国大江大河上第一座祭河之坛。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炎黄子孙的摇蓝地。五千年的黄河文明跻身于世界四大河流文明之列,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下黄河独富宁夏,宁夏人民热爱黄河。黄河之水哺育了这颗“塞上明珠”,宁夏人民以“羊羔跪乳”之孝心,为母亲河建立一座河坛:“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军事俱是国家的大事,坛是祭祀的主要载体,建一座祭河祭祖的圣坛,为凝聚海内外华裔之人心,鼓舞中华儿女之斗志,弘扬五千年黄河之文明,圆中华复兴之美梦,而添加一砖一瓦,是宁夏人民报答黄河“哺乳之恩”的夙愿。他们将河坛地址选在了金沙湾。

金沙湾,一片神奇的土地,大自然造就了她一河环绕、长峡汹涌、一幅天然“太极图”展铺、一湾金波荡漾、一滩金沙闪烁的奇异瑰丽景观。它右对牛首山,传为共工撞倒不周山之遗址;右依贺兰山,传乃禹王劈开青铜峡之斧痕;湾畔即金沙湾农业开发示范园区,宁夏人变沙漠为绿州之奇迹。河坛建于此处,可谓含英咀华,辉古烁今!

建设中华黄河坛,其宗旨是弘扬黄河五千年文明,祭河祭祖不祭鬼神,厚古更重今,继承要创新,激发正能量,溶入时代气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聊尽绵薄之力。在规划布局上,遵从“三度六线”的理念。三度即定格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之梦的高度和世界大河文明的高度;立足于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长度;放眼于黄淮海华北大平原乃至农耕游牧两大文明相碰撞融汇涉猎大江南北之宽度。六线为,祭祀文化一条线,突出自然祭祀和人文始祖祭祀;农耕文化一条线,中国是农耕文明古国,黄河是农耕文明发祥地,以此为主线,反映农耕文明的历史和现实,展望其未来;皇家园林祭祀一第线,以祭祀的最高规格,彰显黄河的伟大尊贵和崇高地位;青铜艺术石文化一条线,石文化最古老,青铜文化最辉煌,河坛之建筑、器物皆以青铜和石材制作;文化符号一条线,符号是承载文化之载体,黄河坛每一条道路、桥涵、建筑、器物都突出了符号文化之理念;术数关系一条线,术数源于易经,是一种神秘、吉祥、有一定规制的数字表现形式,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河坛 建筑物继承了术数文化,广泛应用之:尺寸以“九五”为至尊,十二为天数,器物皆取九的倍数。

中华黄河坛分为六大景区,主体建筑涵四大青铜牌楼、三桥、三楼、三殿、三大道、一阁、一坛、数千米石栏、栏板,一百零八件青铜艺术珍品,近二百件石雕艺术佳;其内容涵盖远古三皇五帝至于今,被人称为历史文化的长廊,金石艺术的殿堂。

 一、黄河广场区

1、中华黄河坛牌楼,青铜制造,高十五点八米,跨度四十五米,为十柱九门,堪称“天下第一铜牌楼”,含有古建、玉石、术数、纹饰、吉祥、祭祀等多种文化元素;

2、碑林大道,长六十三米,宽五十四米,大道两旁阵列十八道铜制龟驮碑,上刻精选历朝历代吟咏黄河的著名诗篇。

3、黄河五千年照壁,铜制大型浮雕,长七十二米,高七点二米。内容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事件及人物;背面镌刻《黄河五千年》铭文,长达一万八千字,为有史以来最长的青铜铭文。

4、黄河魂巨石,采自泰山东麓,重二百多吨,两面俱有类似黄河的图形,又有呈现“女娲造人”、“鲤鱼跳龙门”的画面,下方有清华大学陶如让教授亲笔所题【黄河魂】三个大字。

5、《黄河金岸赋》,全文高古典雅,一咏三叹,表达了对“母亲河”之礼赞,激情描绘了“黄河金岸”宏伟壮美之蓝图。

附:祈河殿。

大殿,是古代建筑的一种重要形式,宽阔幽深;、空间广大为其特点。主要种类和用途有:其一,宫殿建筑群及主要宫殿大厅,如故宫的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是皇帝行使权力或举行盛典的地方;其二,寺庙中供奉主佛的地方,如灵隐寺大雄宝殿,药王庙的正殿;其三,圣人文庙奉祀主殿,如孔庙的大成殿;其四,帝王休闲娱乐的水榭,如蜀主孟昶《玉楼春》、苏轼《洞仙歌》等词作,皆有“水殿风来暗香满”之句。黄河祈河殿位于河坛右侧内湖,四面环水,有曲拱桥连通。沿三层仿木结构。拾级而上,凭高登临,俯视大河之奔流,仰视天际之苍茫;群山相缪,平野空旷,感宇宙之永恒,憾人生之匆忙;闲暇夜晚,可于此前视月上于东山,回看生态餐厅灯火之明灭,河水湖水皆波光粼粼,倒影涟漪,河坛夜色朦胧,恍然如在瑶台仙境!平明祭祀,可取九曲之水祭洒河坛,泽闰神州万物。祈河殿,光昭“母恩”之浩荡,印证华夏儿女之本源;敬天法地,礼亲行孝,炎黄子孙功德圆满!

二、思恩区简介

1、思恩牌楼,青铜制造,六柱五门,七楼八顶,双垂花柱,又称“中华大牌楼”,展示中华孝道文化,主匾题“思恩”,左右分刻对联。

2、铜麒麟,一雄一雌,左麒右麟,镇守护卫在思恩牌楼两侧。

3、龙凤亭,靠河为“龙腾”,靠山为“凤翔”,登亭可饱览黄河坛全区之美境。

4、三才桥,即天健、人和、地坤三座石拱桥,横跨黄河流域九省图状水面,桥柱顶端柱头分刻龙、凤和十二生肖图。

5、天地阁,亦称天赐地馈阁,仿天坛祈年殿建造。绕阁石雕有二百八十八幅图案,包括四灵、瑞兽、花鸟鱼虫、飞天等。

6、天地仪,即浑天仪、地动仪,青铜制造,展示中华古代科技。

三、农耕大道简介

长九十九米,宽三十六米,连接思恩区与礼恩区之通道。主要景点有:

1、二十节气图腾柱,每根柱高九米,以“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为主题划分四季,每季六节气,分列两旁,柱上皆有相应图案、文字,为二十四节气详解图文之首创。

2、十八石鼓,汉白玉雕制,每百高一点八米,周长二点二米,鼓面四平方米。鼓腰分刻远古以来历朝历代赋税农策,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免除千古皇粮农业税为止。石鼓本是唐代发现,上用大篆雕刻周代帝王狩猎记载文字,黄河坛借用以勒石铭刻农耕文明之演变,实为“古为今用”一大创举。

四、礼恩区简介

1、礼恩牌楼,青铜建造,采用中国传统坊、楼结合形式,又富有宁夏地文历史文化特色,彰显“天下黄河富宁夏”,主匾额题“礼恩”,左、右分题“求仁及礼”、“在祀与戎”,提示进入主景区。

2、龙马神龟,为黄河标志性神兽:“龙马负图”“神龟献书”的传说乃是黄河文化的起源。

3、黄河圣坛,景区核心部分,礼拜祭祀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礼仪场所。内容极为丰富,景点星罗棋布。坛体精选汉白玉石材构建而成,其规划、数据均按“河图”、“洛书”神秘术数文化精妙计算、并应“天圆地方”的古制组成,寓意四面六合八方五福辐辏,宇宙天地和合,世界万国向心,炎黄子孙凝聚,宣示“和平崛起”、“民族复兴”。其下为方坛,边长九十九点九九米,面积九千九百九十九平方米,四方由“四灵镇守”。上方圆坛设三层,分别饰刻水纹云纹和龙纹;根据五行观念,设等距离五条通道,呈辐射状,环圆坛一周,每道设十二甲子,共计六十甲子神,用以镇守河坛。坛上敬奉黄河鼎,仿商代司母戊鼎原样,有青铜铸造,身高二点二四米,足高二点零八米,鼎耳高一点三八米,通高六点三米,重达一万三千八百二十五公斤,为原“司母戊鼎”重量的近十六倍,堪称“天下亘古第一鼎”,鼎上图文并茂,纹饰丰富多姿多彩,文化气息馥郁,可谓青铜艺术之旷世杰作!

4、黄河钟、鼓,为响铜系列,分置河坛左右两侧。钟高三点六米,下口直径二点六一米,重达近十吨,钟体铸有文字、图案、皆依古制,内壁刻《黄河钟铭文》。鼓高三点六米,鼓面直径一点八米,堪称“金鼓之王”!黄河盛世,中华崛起,钟鼓齐鸣,祈福中华民族兴盛安康!

五、文华大道简介

连接礼恩区与感恩区之通道,长九十九米,宽三十六米。展现黄河坛景区中轴线通达流畅的美观庄严神圣,象征黄河文化五千年的清晰文脉及传承有序。主要景点有二。 

1、十八竹简。竹简,古代史册典籍的载体,河坛取其式样,以青铜铸造成一十八册,分列两排,一排九册。分刻《四书》、《五经》九卷,《道德经》、《水经注》、《山海经》、《孙子兵法》、《黄帝内经》、《汜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和《农政全书》九册。

2、黄河文脉。用汉白玉雕成十八辆石车,分载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辽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十八个重要历史时期文化传承人文事迹,相等于一部文约义丰、言简意赅的中华黄河文明简史,可以清晰看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脉络。

六、感恩区简介

为黄河坛最后一个景区,主要有六部分组成。

1、感恩牌楼。青铜制造,六柱五门,七穹顶,双垂花柱,分题主副匾额及内联外联;吸取伊斯兰建筑符号,寓意五十六个民族同心感恩“母亲河”之圣德。

2、黄河金牛。民谚云:“自古铁牛镇黄河”,唐代遗留有“开元铁牛”,以作镇洪水之用。黄河坛取其原型,以铜代铁,制作“金牛”二尊,分卧感恩牌楼两侧,以示对黄河之虔诚敬畏。

3、日晷表与指南车。皆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仪仗。日晷为石制,用以定时;指南车为铜制,用以定向。告示中华儿女不论何时何地,都牢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之方向。

4、十八青铜礼器。感恩殿丹墀通道台阶两侧,陈列十八件古色古香大型青铜礼器仪仗,每一件形制都经过国家青铜文明最高权威专家教授挑选论证,仿照《中国青铜器全集》“国宝级”青铜名器,按原物放大仿制而成。

5、中华人文始祖殿

6、慈孝懿范殿

7、治河功德殿

8、感恩广场。位于三大殿之前,一所五千平方米面积的祭拜礼仪广场,设有三对青铜祭礼仪仗,计:错银牛灯一对,每盏高二点七米,重一千四百五十六公斤;兽形灯一对,每盏高二点七米,重七百五十八公斤;长信宫灯一对,高二点七米,重二千二百三十公斤。亦由中国最高权威青铜文明研究所专家教授挑选论证,仿原型制作。殿前还摆放有五大件集礼仪、功能于一体之青铜祭器,中间为一大型圆形青铜熏香炉,高一点二米,重三千一百二十三公斤;左右为一对长方形铜烧香炉,每只均长三点六米,重六百八十公斤;两侧各有一双长方形几状青铜礼香案,每只长三点六米,宽一点二米,重六百公斤。

中华黄河坛从开工到落成用时一年,宁夏人民和黄河坛的建设者冒严寒酷暑而不苦,置流言蜚语于不顾,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以忘我的精神建起了这座中国大江大河一座丰碑,同时为中华上下五千年建造了一道历史长廊!

天下群山,泰山为尊;天下百川,黄河为宗!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地”、“母亲河”!

中华黄河坛,描绘黄河文明上下五千年之历史画图长卷,献给黄河“母亲”的一首赞歌!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Headquarter Buildings of Y.W.C.A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大楼(英語:Headquarter Buildings of Y.W.C.A)是位于上海市圆明园路133号的一幢8层历史建筑,处于圆明园路西侧。 1890年,基督教女青年会传入中国;1899年,第一届女青会全国委员会在上海成立。中华民国建立后,女青会在中国迅速发展。1919年,美国基督教女青会全国董事会购得位于圆明园路西侧的一处地产,该地块上有三幢建于19世纪60年代的连排式建筑,统称巴福尔楼。此后,巴福尔楼成为女青会的活动场所,还时常举办公共活动。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Central Plaza
Ort: 18 Harbour Road, Wan Chai, Hongkong, China Bauzeit: 1989–1992 Status: Erbaut Baustil: Postmoderne Architekten: Dennis Lau & Ng Chun Man Architects & Engineers (H.K.) Ltd. (DLN) Höhe: 374 m Höhe bis zur Spitze: 374 m Höhe bis zum Dach: 309 m Höchste Etage: 299 m Etagen: 78 Aufzüge: 39 Nutzungsfläche: 172.798 m² Baustoff: Stahlbeton (Tragwerk); Glas (Fassade) Baukosten: 140 Mio. $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1/central_plaza_hong_kong.jpg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The Center
Ort: Hongkong, Volksrepublik China Bauzeit: 1995–1998 Status: Erbaut Baustil: Moderne Architekt: Dennis Lau & Ng Chun Man Architects & Engineers (HK) Ltd. Höhe: 346 m Höhe bis zur Spitze: 346 m Höhe bis zum Dach: 292 m Etagen: 73 Nutzungsfläche: 130.032 m² Baustoff: Tragwerk: Stahl; Fassade: Glas, Aluminium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Burg Nakatsu/なかつじょう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Zhongnanhai
 /assets/contentimages/Zhong20Nan20Hai20.jpg

(Quellehttp://www.zhenqi.com/index.asp)

Zhongnanhai (chin.: 中南海, Pinyin: Zhōngnánhǎi) ist ein um zwei Seen herumgruppierter Park- und Gebäudekomplex in Peking, der als Hauptquartier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 Chinas wie auch der Regierung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dient.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Zhongsha-Brücke
http://www.net4info.de/photos/cpg/albums/userpics/10001/Zhong20Sha20Da20Qiao20.jpg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Sun-Yat-sen-Gedenkhalle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会堂式建筑,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于1931年建成,是广州近代城市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 广州中山纪念堂坐落在越秀山南麓,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旧址上,总占地6.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1.2万平方米(含四周平台),堂高48.63米,南北纵深72.65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会堂式建筑,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于1931年建成,是广州近代城市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

广州中山纪念堂坐落在越秀山南麓,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旧址上,总占地6.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1.2万平方米(含四周平台),堂高48.63米,南北纵深72.65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近代广州的地标性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有机结合的典范。外观模仿宋代宫殿建筑形制,八角攒尖顶下四出抱厦,蓝色疏璃瓦和红色门窗柱子构成的主色调鲜明夺目;内部采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形成大跨度的空间,气势恢宏,富丽堂皇。

如今,广州中山纪念堂集纪念、旅游、会议和演出为一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广州的一张历史名片。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