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汉语 — 德语
摩訶婆羅多 摩诃婆罗多
  Mó hē pó luó duō
  1 3年前
Mahabharata
《摩诃婆罗多》(梵语:महाभारतम्,拉丁字母转写:Mahābhāratam,发音 [məɦaːˈbʱaːrət̪əm];/məhɑːˈbɑːrətə/),乃古印度两大著名梵文史诗之一,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之间,与另一经典《罗摩衍那》齐名[2]。《摩诃婆罗多》全长74,000颂(“输洛迦”,古印度常用的诗体单位,每颂两行32个音节),此外还有一些散文句,总共有180万个单词,是世界上第三长的史诗。 《摩诃婆罗多》对于印度的哲学和宗教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第六章中的《薄伽梵歌》已经成为印度教的经典。

《摩诃婆罗多》梵语:महाभारतम्,拉丁字母转写:Mahābhāratam,发音 [məɦaːˈbʱaːrət̪əm]/məhɑːˈbɑːrətə/[1]),乃古印度两大著名梵文史诗之一,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之间,与另一经典《罗摩衍那》齐名[2]。《摩诃婆罗多》全长74,000(“输洛迦”,古印度常用的诗体单位,每颂两行32个音节),此外还有一些散文句,总共有180万个单词,是世界上第三长的史诗

《摩诃婆罗多》对于印度哲学宗教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中第六章中的《薄伽梵歌》已经成为印度教的经典。

Das Mahabharata (Sanskrit महाभारत Mahābhārata [mʌhaːˈbʱaːrʌtʌ] „die große Geschichte der Bharatas“) ist das bekannteste indische Epos. Man nimmt an, dass es erstmals zwischen 400 v. Chr. und 400 n. Chr. niedergeschrieben wurde, aber auf älteren Traditionen beruht. Es umfasst etwa 100.000 Doppelverse.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