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isch — Deutsch
詹姆斯·弗兰克
  zhan1 mu3 si1 fu2 lan2 ke4
  1 vor 3 Jahren
James Franck(* 26. August 1882 in Hamburg; † 21. Mai 1964 in Göttingen)

 

 

 

 

 

 

 

 

 

 

 

 

 

 

 

 

德国物理学家,1906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17年起任威廉皇帝物理化学研究所物理部主任。1921年受聘为格丁根大学教授。1934年移民美国,1935及1938年先后任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1955年因光合作用方面研究的贡献获得美国科学院勋章。他还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德国物理学会马克斯�普朗克奖章以及格丁根荣誉公民称号。 夫兰克一生从事原子物理、核物理、分子光谱学及其在化学上的应用和光合作用等研究。夫兰克在物理学中的主要贡献是最早通过电子和原子碰撞实验直接证实N.玻尔1913年有关原子定态假设的正确性。1912-1914年,他和G.L.赫兹(1887-1975)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利用电场使热阴极电子加速,获得能量并与管中汞蒸气原子发生碰撞,实验发现电子能量未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电子与汞原子发生弹性碰撞,电子不损失能量。当电子能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发生非弹性碰撞,把电子的一定能量传递给汞原子,使后者激发,可以观察到汞原子跃迁的发射谱线。夫兰克-赫兹实验的结果,表明电子的能量只能是一系列离散值。这说用原子的能级是分立的。这是量子理论的直接证明。这一研究成果使夫兰克和赫兹同获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Dieses Bild, Video oder Audio ist eventuell urheberrechtlich geschützt. Es wird nur für Bildungszwecke genutzt. Wenn Sie es finden, benachrichtigen Sie uns bitte per und wir werden es sofort entfernen.
vor 5 Jahren vor 3 Jah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