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e — German
History H 1000 - 500 BC

Yue-Staat
创始年 (传说)公元前2032年 始祖 无馀 灭亡年 公元前222年 国都 秦余望南 埤中 大越(前490年-前470年前后) 琅琊 (前470年前后-前379年) 姑苏 (前379年-前333年) 会稽 (前333年-前222年) 越国,又作戉、于越、于粤、大越,是传说中由夏后氏少康庶子无馀于会稽 (位于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一带建立的邦国,在商代卜辞中也有记载这个国家,从春秋晚期的勾践吞并吴国后到战国初期的无彊在位期间,越国一直是春秋战国的一方霸主,鼎盛时期人口可达100多万,疆域仅次于楚国,东达东海,西连楚国,南接百越,北邻齐鲁和泗上,领有今天浙江省北部、江苏省北部运河以东和全部苏南地区、安徽省皖南地区、江西省东境,楚破越后越国衰微,最终在公元前222年秦灭楚之战后完全灭亡。
Hauptwährung der Zeit der Streitenden Reiche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770 V. CHR. - 221 V. CHR. 春秋战国钱币基本有布币体系、刀币体系、圆钱体系、楚币体系。
Zhou-Dynastie (11. Jahrhundert - 256 v.Chr.)
Die verschiedenen Schulen aller Denkrichtungen und ihre Repräsentanten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汉族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Zi Chan
子产(?—前522年),姬姓,国氏,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以字行,谥成,又称公孙侨、公孙成子、东里子产、国子、国侨、郑乔、郑子产,是春秋末期郑国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 子产执政期间,改革内政,慎修外交,捍卫郑国利益,极受郑国百姓爱戴,后世对其评价甚高,将他视为中国历史宰相的典范,清朝的王源更推许他为春秋第一人。
Zongzhou-Glocke
宗周钟,又名“㝬钟”或“胡钟”,乃西周厉王存世最重要之天子作器,高65.6公分,重34.9公斤,计有铭文123字,记载厉王征服南方诸小国的故事,是商、周两朝甬钟单件铭文之最,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