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History
M 1500 - 2000 AD
Alte Landkarten von München
Fürstl. Haupt- u. Residenz Stadt…“. Kolorierter Kupferstich von Matthäus Seutter (1678-1757) auf Bütten ohne Wz. Ca. 53 : 63 cm (Blattgröße). Gerahmt.
Nelson Mandela
纳尔逊·罗利拉拉·曼德拉(科萨语: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1918年7月18日—2013年12月5日),特兰斯凯人,南非反种族隔离活动家、政治家,曾担任非国大主席、南非总统与不结盟运动秘书长。
Napoléon Bonaparte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拿破仑于1804年11月6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查理三世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
Sezessionskrieg/American Civil War
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英语:American Civil War),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的美利坚合众国(简称联邦)和南方的美利坚联盟国(简称邦联)。
Ferdinand Verbiest
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字敦伯,又字勋卿,比利时人,1623年10月9日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641年9月29日入耶稣会,1658年来华,是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为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学启蒙老师,精通天文历法、擅长铸炮,是当时国家天文台(钦天监)业务上的最高负责人,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1688年1月28日南怀仁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卒谥勤敏。著有《康熙永年历法》、《坤舆图说》、《西方要记》等。
Vertrag von Nanking/江宁条约
《南京条约》(英语:Treaty of Nanking),又称《江宁条约》或“《万年和约》”,是清朝首个因对欧美国家战败而签订的条约。主要条款是清朝割让香港岛和开放五口通商(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和上海)。 清朝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对大英帝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双方代表在江宁府静海寺(今南京市鼓楼区)谈判,并在泊于江宁府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汗华囇号上签署《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1943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分别与英国签订《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条约与换文》、与美国签订《中美新约》,废除一些不平等条约内容,例如领事裁判权。《南京条约》原件之一由英国政府保存于英国国家档案馆;另一份正本由中华民国外交部保存于台北市外双溪国立故宫博物院。
Epoche des Namban-Handels
南蛮贸易(日语:南蛮貿易)是安土桃山时代(16世纪中期—17世纪初期)的日本与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商人之间进行的贸易,其也为葡人和西班牙人当时环绕世界的贸易网之一部分,联系里斯本到非洲开普敦、印度、中国和美洲。[1]在1557年澳门开埠后,葡萄牙人以其为据点,连接从里斯本、果阿、马六甲,和广州,再至长崎的贸易线。1580年葡萄牙受西班牙国王统治后,随之再联通墨西哥、马尼拉到澳门的航线。由于该贸易网络联通澳门的航线,以日本出产的白银和中国的丝绸为主要货物,因此这些航线又称为“海上银丝之路”。葡萄牙人在与日本长崎的贸易中,只不过是充当亚洲贸易中介商的角色,该贸易路线实质大都是中日贸易,葡萄牙人介于日本、中国间的转口贸易之中获得巨额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