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Literature
World literature
*Republic-era China*Contemporary literature*Ming Dynasty*Qin and Han Dynasty*Qing Dynasty*Song Ci - Poems of the Song Period*Song dynasty*Tang Shi - Poem of the Tang period *Tang Dynasty*Before the Qin Dynasty*Wei, 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Yuan Qu - Popular literary genre*Yuan DynastyEnlightenmentBaroqueBiedermeierElizabethan Era 1485-1625Young Germany and the period before the March RevolutionClassicMiddle ageRealismRenaissance and HumanismRomanceStorm and StressWorld literature
Agatha Christie
阿加莎·玛丽·克莱丽莎·克里斯蒂女爵士,DBE(Dame Agatha Mary Clarissa Christie,又译阿加莎·克里斯蒂、艾嘉泰·克里斯蒂,1890年9月15日—1976年1月12日),另外又称马洛温爵士夫人(Lady Mallowan),原姓氏为米勒(Miller),是英国侦探小说作家。玛丽·维斯马科特(Mary Westmacott)则是她写浪漫爱情小说所用的笔名。
Arthur Conan Doyle
阿瑟·伊格纳修斯·柯南·道尔爵士(Sir 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1859年5月22日—1930年7月7日)英国作家,医生。因塑造了成功的侦探人物──福尔摩斯,而成为侦探小说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曾写过多部其他类型的小说,如科幻、历史小说、爱情小说、戏剧、诗歌等。他也是一名共济会成员。
Anton Pawlowitsch Tschechow
安东·帕夫洛维奇·契诃夫(俄语: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罗马化:Anton Pavlovich Chekhov;1860年1月29日[儒略历1月17日]—1904年7月15日[儒略历7月3日]),19世纪末俄国的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作家,其剧作也对20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坚持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的特性。注重描写俄国中等阶层人民的平凡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借此忠实反映出当时俄国社会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现况,抨击了沙皇的专制制度。
Anna Karenina
《安娜·卡列尼娜》(俄语:Анна Каренина,罗马化:Anna Karenina)是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于1874年-1877年间创作的小说,公认为写实主义的小说经典。
Odyssee
《奥德赛》(古希腊语:Ὀδύσσεια,转写:Odýsseia,英语:Odyssey)又译《奥狄赛》、《奥德修记》、或《奥德赛飘流记》是古希腊最重要的两部史诗之一(另一部是《伊利亚特》)。《奥德赛》延续了《伊利亚特》的故事情节,是盲诗人荷马所作。这部史诗是西方文学的奠基之作,是除《伊利亚特》外现存最古老的西方文学作品。一般认为,《奥德赛》创作于公元前8世纪末的爱奥尼亚,即今希腊安纳托利亚的沿海地区。
Stolz und Vorurteil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英语:Pride and Prejudice),出版于1813年,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小说主要讲述了乡绅之女伊丽莎白·贝内特和富有的达西先生的爱情故事,反映了19世纪英格兰摄政时代英国乡绅阶层的礼节、成长、教育、道德、婚姻的情态。
Honoré de Balzac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Othello
《奥赛罗》(英语:Othello),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在1603年左右创作的一出悲剧。戏剧被认为是根据意大利短篇小说《一位摩尔上尉》(Un Capitano Moro)改编而成,后者是由乔凡尼·薄伽丘的门徒吉拉尔迪·钦齐奥写成,并于1565年出版。剧情围绕这四位角色展开:供职威尼斯部队的摩尔将军奥赛罗;妻子苔丝狄蒙娜;副将凯西奥;和骗取他信任的旗官伊阿古。由于戏剧情节跌宕起伏,涉及种族、爱情、嫉妒、背叛。
Der Glöckner von Notre-Dame/Notre-Dame de Paris
《巴黎圣母院》(法語:Notre-Dame de Paris,港译钟楼驼侠,台译钟楼怪人)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于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说。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环绕一名罗姆人少女(爱丝梅拉达)和由副主教(克罗德‧法罗路)养大的圣母院驼背敲钟人(加西莫多)。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音乐剧。
The Man that corrupted Hadleyburg
《败坏哈德利堡的人》是马克-吐温的一篇短篇小说。它首次发表于1899年12月的《哈珀月刊》(Harper's Monthly),随后由哈珀兄弟出版社出版,收录在《败坏哈德利堡的人及其他故事与随笔》(The Man That Corrupted Hadleyburg and Other Stories and Essays,1900)一书中。
Hundert Jahre Einsamkeit/Cien años de soledad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百万英镑(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893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讲的是美国的一个小办事员来到英国伦敦后获得100万镑并发财的故事。作者通过该文章表达对金钱至上的不满。该小说被改编成多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