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军事、国防和装备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和平会议
§***世界军事强国§***军乐团§***世界著名军港§***世界著名军事基地§***世界历史上重要的和平会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反潜导弹§反坦克导弹§反雷达/反辐射导弹 §反卫星导弹§中程弹道导弹§地对空导弹§滑翔导弹§洲际弹道导弹§短程弹道导弹§空对地导弹§空对空导弹§巡航导弹§中程弹道导弹§炮射导弹 §反舰导弹§远程弹道导弹***军事智能化***军事期刊*蒸汽动力护卫舰*历史上的航空母舰*历史上的巡洋舰 *历史上的军用飞机*历史上的坦克*历史上的战列巡洋舰*历史上的战列舰*历史上的教练机*历史上的海上巡逻机*历史上的驱逐舰*战争与战役*风帆战列舰*军事学院 *战略|事件 两栖作战指挥舰船坞登陆舰水陆两用飞机核动力潜艇核武器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著名飞行表演队电磁弹射器|先进制动装置能量武器枪械航空炸弹飞机动力航空母舰护卫舰 舰船航速透明驾驶舱医疗船敌友识别系统红外线跟踪系统信息部队武装直升机 战斗系统骑兵巡洋舰濒海战斗舰后勤运输加油机气垫登陆船便携式防空导弹军用车辆军用飞机军事演习和军事比赛弹药夜战装备卫星导航系统坦克/装甲车雷达多管火箭炮船舶动力舰炮海上巡逻机水雷自行火炮声纳运动枪械战略轰炸机战术干扰弹系统魚雷运输机潜艇无人驾驶飞行器海上供给船舰载垂直发射系统深水炸弹驱逐舰
Friedensvertrag von Versailles/Traité de Versailles/Treaty of Versailles
《凡尔赛条约》或《凡尔赛和约》(法语:le Traité de Versailles,英语:Treaty of Versailles),全称《协约国搭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法语:Traité de paix entre les Alliés et les Puissances associées et l'Allemagne,英语:Treaty of Peace between the Allied and Associated Powers and Germany),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个协约国搭战败个同盟国签订个和约。协约国搭同盟国勒1918年11月11号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个谈判后,勒1919年6月28号巴黎个凡尔赛宫签署条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Vertrag von Fontainebleau
《枫丹白露条约》(Treaty of Fontainebleau),1814年由第六次反法同盟(英国、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奥地利帝国)与法国签订的一个条约,拿破仑在此条约中被发配到厄尔巴岛。
Vertrag von Fredrikshamn
Der Vertrag von Fredrikshamn (schwedisch Freden i Fredrikshamn, finnisch Haminan rauha) beendete den Russisch-Schwedischen Krieg zwischen Russland und Schweden. Er wurde am 17. September 1809 in Fredrikshamn (finnisch Hamina) geschlossen.
Friede von Gent
根特条约(英语:Treaty of Ghent,荷兰语:Vrede van Gent;8 Stat. 218)是1814年12月24日在联合尼德兰的根特(今属比利时)签署终止美国与英国之间战争的和平条约。此条约使英美关系大体回到了战前状态,双方都没有领土损失。此条约在1814年12月30日由英国摄政王及后来的英王乔治四世批准。因为当时通信条件的不便,这个和平条约的消息花了几周才传抵美国。1815年1月8日的新奥尔良战役是在它签署之后爆发的,安德鲁·杰克逊率领的美军战胜了英军,但此时和平条约还没有生效。2月16日,美国参议院完成了和平条约的批准程序;2月17日,美国总统麦迪逊签署了和平条约,于次日生效。
Vertrag von Guadalupe Hidalgo
《瓜达卢佩-伊达尔戈条约》(英语:Treaty of Guadalupe Hidalgo,西班牙语:Tratado de Guadalupe Hidalgo)是美国与墨西哥签订的结束美墨战争的和平条约,美军攻陷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迫使墨西哥于1847年9月向美军投降,开始和平谈判。双方于1848年2月2日在墨西哥城附近的小镇瓜达卢佩-伊达尔戈签订了和平条约。 根据条约,美国获得了加利福尼亚(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仍属墨西哥)、内华达、犹他、新墨西哥的全部地区,科罗拉多、亚利桑那、堪萨斯和怀俄明的部分地区。
Haager Friedenskonferenzen/Hague Peace Conferences
海牙和平会议,亦称海牙会议,旧译作海牙保和会、世界保和大会或万国和平会议等。第一次会议于1899年5月18日到6月29日举行,参加的有俄、清、英、法、美、日等二十六国。第二次会议于1907年6月15日到10月18日举行,参加的有四十四国,包括第一次会议的全体参加国。两次会议通过的十三个公约和三个宣言,合称“海牙公约”。
Kieler Friede
《基尔条约》(丹麦语:Kieltraktaten)(瑞典语:Kielfreden)(挪威语:freden i Kiel)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瑞典王国与丹麦-挪威王国于1814年1月14日签订的条约。它结束了正在进行的拿破仑战争中各方之间的敌对行动,其中英国和瑞典是反法阵营(第六次反法联盟)的一部分,而丹麦-挪威则与法国结盟。
Jay Treaty
《杰伊条约》(英語:Jay Treaty),全称 《大不列颠国王与美利坚合众国间的友好、商业和航海条约》(英語:The Treaty of Amity, Commerce, and Navigation, Between His Britannic Majesty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是美国与英国签署于1795年的一项条约,该条约缓解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避免了可能爆发的战争,解决了自1783年《巴黎条约》(该条约结束了美国革命)以来遗留的问题,而且让英美两国能够在1792年法国革命战争爆发后的十年间继续进行和平贸易。此条约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所设计并得到总统乔治·华盛顿的支持。该条约激怒了法国,也使美国人痛苦地陷于分裂。条约刺激了每一个州的两个对立党派——支持条约的联邦党和反对条约的民主共和党之间的对立。
Charta der Vereinten Nationen
《联合国宪章》(英文: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是联合国建立的基础条约,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联合国宪章》规定,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脱的责任。
Londoner Vertrag
1839年伦敦条约是欧洲列强和荷兰联合王国及比利时王国在1839年4月19日在伦敦签署的条约。条约确认了比利时和荷兰的分离,欧洲列强承认和保证比利时的独立与中立,卢森堡西半部给予比利时,东半部德语地区成为以荷兰国王为大公的国家。根据该条约的第七条,比利时成为永久中立国。
Vertrag von Lausanne
洛桑条约(法语:Traité de Lausanne;土耳其语:Lozan Antlaşması),是1922-1923年的洛桑会议期间签订的和平条约,其在1923年7月24日于瑞士洛桑鲁米讷宫签订。该条约正式解决了自一战以来奥斯曼帝国与协约国阵营的法国、英国、意大利王国、日本、希腊王国、南斯拉夫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之间的矛盾。[5]该条约内容主要以法文为主。
Vertrag von Meersen
《梅尔森条约》(法语:Traité de Meerssen,德语:Vertrag von Meersen),又译《墨尔森条约》,为西法兰克王国君主秃头查理及东法兰克王国国王日耳曼人路易于公元870年所签署的条约。 843年,法兰克王国君主虔诚路易的三位子嗣,洛泰尔、秃头查理及日耳曼人路易共同签署《凡尔登条约》,把法兰克王国分成“中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及“东法兰克王国”三个部分。 855年,控制中法兰克王国的洛泰尔去世,他的三个子嗣再次把中法兰克王国分为三份,分别是北部的洛林和普罗旺斯及南部的意大利。管理北部两片领地的儿子相继在863年及869年去世,这使得西法兰克及东法兰克的君主共同把中法兰克王国瓜分。最后,西法兰克及东法兰克瓜分了洛林及普罗旺斯两地,而意大利则继续维持现状。这条条约在今日荷兰的梅尔森签署,因而得名。 这条条约亦界定今天德、法、意三国国界的基本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