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汉语 — 德语
军事、国防和装备 *历史上的军用飞机

Mitsubishi G3M
九六式陆上攻击机是中日战争时日本帝国海军对中国城市进行轰炸的主力轰炸机。1934年日本海军提出要有双发动机的陆上轰炸机去轰炸1,500公里外的陆上或海上目标,最后三菱重工交出的设计是全金属制单翼和可收放式起落架设计的G3M,这在当时为一种极为前卫的概念,以至外国传媒不相信是由日本人设计,而认为其是由德国公司(容克)为日本人研制。乘员:7人(正副驾驶,投弹手和机枪手) 机长:16.45米 翼展:25米 机高:3.68米 空重:4,965千克 最重:8,000千克 最快速度:375公里/小时 航程:4,400公里 昇限:9,200米 发动机:三菱重工制金星四二型风冷发动机(1,075匹马力)X2 武装:3挺7.7毫米口径机枪+机背一挺20毫米口径机炮+800千克炸弹或鱼雷
Mitsubishi G4M
一式陆上攻击机(简称“一式陆攻”)是太平洋战争之中,大日本帝国海军拥有的双引擎中型轰炸机。与前作九六式陆上攻击机(简称“九六式陆攻”)同为三菱内燃机公司设计及制造,而其后继的陆上轰炸机“银河”因技术问题迟未解决,直到1944年末期才逐步替换陆攻机队,因而一式陆攻在日本投降前是仍是帝国海军的主力攻击机。 盟军敌机识别代号中,称呼一式陆攻为“Betty”,不过其引擎或机翼的整体式油箱一旦被击中起火便很难熄灭,因此美国海军陆战队便讥称一式陆攻为“空中打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