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History
K 500 - 1000 AD
Oströmischer Kaiser/Imperatore Romano d´Oriente /拜占庭皇帝 /Imperatori bizantini
Du Fu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谥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杜甫家族出于京兆杜氏分支,唐朝时京兆杜氏多自称为杜陵人。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曾隐居成都草堂,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风格浑朴沉郁著称。相对李白疏朗洒脱的“诗仙”,杜甫被后人奉为“诗圣”。他的诗也因其社会时代意义被誉为“诗史”。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Dugongbu-Gedichtesammlung
《杜工部集》又称《杜少陵集》,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集。 《杜工部集》一书共收诗一千四百多首。宋代王洙取“秘府旧藏”和“通人家所有”的各种杜集,去其重复,录取1405首;又别录“赋笔杂着”二十九篇,合为二十卷,宝元二年(1039年)结集为《杜工部集》二十卷。嘉祐四年(1059年)由王琪刊刻于杭州,并撰《杜工部集后记》。 王洙《杜工部集记》记载所用杜集有九种,前三家所据各集,王洙均未取用。例如唐代古本二卷、蜀本二十卷、《集略》十五卷、樊晃序《小集》六卷、孙光宪序本二十卷、郑文宝序《少陵集》二十卷、别题小集二卷、孙仅一卷、杂编三卷。杜甫的诗歌立足于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Fränkische Münzen
Karolingische Herrscher und die fränkische Münzprägung, ca. 750-900
Famen-Tempel
法门寺(Famen Temple),又名“真身宝塔”,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传始建于东汉明帝十一年(公元68年),约有1700多年历史,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周魏以前称作“阿育王寺”,隋文帝时改称“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法门寺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法门寺地宫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塔下地宫。宝鸡法门寺地宫其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Buddhistische Heiligtümer von Hōryū-ji (Ikaruga)
法隆寺,又称斑鸠寺,位于日本奈良县生驹郡斑鸠町,是圣德太子于飞鸟时代建造的佛教木结构寺院,据传始建于607年,但精确年代无从考证。法隆寺占地面积约18万7千平方米,寺内保存有大量自飞鸟时代以来陆续累积,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重要文化财产的建筑及文物珍宝。 法隆寺分为东西两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东院建有梦殿等,西院伽蓝是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群。法隆寺建筑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域的佛教建筑物”之名义列为世界遗产。
Fan Zhongyan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谥文正,好弹琴,尤其《履霜》一曲,人称范履霜,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Firdausi/Abu l-Qasem-e Firdausi/哈基姆·阿波尔-卡西姆·菲尔多西·杜西/حکیم ابوالقاسم فردوسی توسی
哈基姆·阿波尔-卡西姆·菲尔多西·杜西(波斯文:حکیم ابوالقاسم فردوسی توسی,拉丁化:Hakīm Abol-Qāsem Ferdowsī Tūsī,940年—1019/1025年)是广受尊重的波斯诗人。他最重要的作品是民族史诗《列王纪》。
Asuka-Zeit
592–710 飞鸟时代基本上是指7世纪的日本,具体而言乃是从592年到710年之间的时期,也有人认为其开始阶段可更早至538年,和前一时期的古坟时代后期相重合。飞鸟时代以其根据遗址所在地奈良城南方25公里处的飞鸟(明日香村─あすかむら,あすか汉字也写作“飞鸟”)命名。大和王权在飞鸟时代开始发生巨大的变革,大化改新后中央集权的天皇体制正式成形,取代昔日地方豪族各自半独立的局面。从政治事件方面来说,飞鸟时代可以比较狭义的指592年推古天皇即位,593年圣德太子摄政推行圣德太子改革,至694年持统天皇从飞鸟浄御原宫迁都藤原京为止的102年,或至710年元明天皇从藤原京迁都平城京(今奈良市)为止的1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