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Geschichte
I 500 - 0 vor Christus
*20000 - 10000 vor ChristusA 10000 - 5000 vor ChristusB 5000 - 4000 vor ChristusC 4000 - 3000 vor ChristusD 3000 - 2500 vor ChristusE 2500 - 2000 vor ChristusF 2000 - 1500 vor ChristusG 1500 - 1000 vor ChristusH 1000 - 500 vor ChristusI 500 - 0 vor ChristusJ 0 - 500 nach ChristusK 500 - 1000 nach ChristusL 1000 - 1500 nach ChristusM 1500 - 2000 nach ChristusN 2000 - 2100 nach Christus
Pont-Saint-Martin/Saint-Martin-Brücke
Ort Pont-Saint-Martin (Italien) Konstruktion Segmentbogenbrücke mit Keilsteingewölbe Breite 5,8 m Anzahl der Öffnungen 1 Lichte Weite 36,65 m oder 31,4 m Bogendicke (Scheitel) 1,03 m Pfeilverhältnis 3,3 zu 1 Bogenschlankheit 34 zu 1 Bauzeit zwischen 27 v. Chr. und 14 n. Chr.
Jōmon-Zeit
绳文时代(日文:じょうもんじだい 英文:Jomon Period),是日本石器时代后期,国际学术界公认,绳文时代始于公元前12000年,于公元前300年正式结束,日本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 考古发掘表明,这一时期遗迹特别多,文化遗址遍及全国。这是一个使用绳文式陶器的时代。包括绳文人的生活、制造磨制石器的技术、陶器的使用、狩猎采集经济的发展、定居的形成等内容。
ZwölftafelgesetzLeges/Duodecim Tabularum/Duodecim Tabulae
十二铜表法(拉丁语:Leges Duodecim Tabularum/Duodecim Tabulae),又称十二表法,是古罗马在共和时期约前450年制定的法律,因为刻在12块铜牌(也有说为着色的木牌)上,故而得名。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现今“成文法”的始祖,也是欧陆法系中的“罗马法”的源头之一。
Shi Ji – Aufzeichnung der Geschichte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该书创作,前后经历了十四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Spartacus-Aufstand
第三次奴隶战争(拉丁语:Tertium Bellum Servile)也称斯巴达克斯起义、斯巴达克斯战争(Bellum Spartaci)或角斗士战争(Bellum Gladiatorum),是前73年~前71年间的罗马共和国末期由色雷斯裔角斗士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大规模奴隶起义,也是古罗马三次奴隶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Seidenstraße
丝绸之路(德语:Seidenstraße;英语:Silk Road),常简称为丝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意志帝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于1877年出版的一套五卷本的地图集。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张骞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但实际上,丝绸之路并非是一条 “路”,而是一个穿越山川沙漠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并且丝绸也只是货物中的一种。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约于前5世纪形成的草原丝绸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宋初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
Schriftrollen vom Toten Meer/Dead Sea Scrolls
死海古卷(Dead Sea Scrolls,又称为死海文书、死海经卷、死海书卷),是目前最古老的希伯来文圣经抄本(旧约)。除了《圣经·以斯帖记》以外的《旧约全书》全部内容都能在死海古卷中找到,还含有一些虽然已经得到天主教承认、但仍被新教视作外典(包括次经及伪经)的经卷。此外也包括一些不属于《圣经》的文献。
Tetradrachme Silber
马其顿王国,公元前158-150年,罗马省发行 Königreich Makedonien, 158-150 v.Chr., Römische Provinzausgabe
Sima Qian
司马迁(前145年—前86年?),字子长,世称“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龙门(今陕西韩城)人,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创作《史记》的过程中,秉承了他对史实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坚持,他的史学方法严谨,以事实为依据,不涉及个人观点,被誉为“史家之镜”。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被后世尊称为史圣,又因曾任太史令,故自称太史公。
Vier Bücher und Fünf Klassiker (des Konfuzianismus)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