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e — German
Catalog Shanghai Shi-SH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1992年建成对外开放,是我国轻质高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特种功能复合材料的主要研究中心,遗态材料和仿生构型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引领世界研究的潮流。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实验室主要开展对金属有机化学的基础研究。设计并合成新型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其结构及反应性能;研究金属—碳键,金属-氢键等的形成及其化学转化;开拓导向有机合成反应的金属有机化学,发展新的金属促进的高选择性催化反应。为走向21世纪的高效、低污染的绿色合成化学提供方法和源泉。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内容为: (1) 新型金属络合物的合成研究。稀土金属有机化学,烯烃配位的过渡金属卡宾和卡拜络合物的研究; (2) 导向有机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学。主族元素金属有机化学,原子经济性反应,高选择性反应特别是不对称催化,功能分子合成的方法学及其应用研究。
Autobahn Peking-Shanghai
北京-上海高速公路,简称京沪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G2,是中国第一条全线建成高速公路的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是八五计划中五纵七横和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一条,同时也是国家高速规划(7918网)中一条纵向主干线,后在71118网中重新定义为首都放射线之一。起点在中国首都北京,途经河北廊坊、天津、河北沧州、山东乐陵、济南、新泰、临沂、江苏新沂、沭阳、淮安、扬州、泰州、无锡、苏州,终点在中国上海市,全长1,222公里,全封闭,全立交,全线大部份为四车道。
Schnellfahrstrecke Peking–Shanghai/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京沪高速铁路,简称京沪高铁、又称京沪客运专线,是中国一条连接北京市与上海市的高速铁路。线路由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中途连接天津、济南、徐州、蚌埠、南京、苏州等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全长1318公里,正线实际里程1302公里,共设24个车站。设计最高速度为380km/h,现期最高运营时速350km/h,往返北京与上海最快为4小时18分钟。除本线列车外,另有众多跨线列车使用京沪高铁的部分路段。京沪高速铁路于2008年4月18日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正式开工,并于2011年6月30日通车,同样由总理温家宝主持通车典礼。
Jing´an-Temple
静安寺,又称静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247年),初名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今南京西路),早于上海建城。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寺内藏有八大山人名画、文征明真迹《琵琶行》行草长卷。静安区亦由静安寺而闻名于世。静安寺的建筑风格是仿明代以前的建筑风格,典型的代表就是斗拱的形制。静安寺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上海市密宗古刹之一,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
Jing'an
静安区,隶属上海市。位于上海市中心,东与黄浦区、虹口区、宝山区为邻;西与长宁区、普陀区、宝山区交界;南与徐汇区衔接;北与宝山区接壤,总面积36.77平方千米。静安区,因境内古刹静安寺而得名。2015年,撤销闸北区、静安区,设立新的静安区。静安区现下辖13个街道、1个镇:江宁路街道、​石门二路街道、​南京西路街道、​静安寺街道、​曹家渡街道、​天目西路街道、​北站街道、​宝山路街道、​共和新路街道、​大宁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芷江西路街道、​临汾路街道和彭浦镇。
Altes spezielles Regierungsgebäude der Shanghai/Old Shanghai Special Municipal Government Building
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原为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大厦,位于今上海市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上海体育大学内。大楼于1933年10月10日正式落成,作为当时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官员的办公大楼使用。后来成为上海体育学院的办公楼,并于2017年至2019年对其修缮,之后重新对外开放。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Engineering of Polymer
实验室主体依托学科是复旦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全国重点学科。实验室以“分子工程学”思想为导向,把结构性能关系研究、分子设计与合成、材料制备与应用融为一体。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导向的基础研究”为总体定位,结合学科发展和学科交叉的需要,基于原有的研究基础,设置四个主要研究方向:(1)通用高分子的高性能化;(2)生物医用高分子的设计;(3)高分子相关的功能介孔材料;(4)高分子多尺度制备科学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