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百科全書 | 汉语百科全书


    Chinese
Catalog Jiangsu Sheng-JS

无锡市,简称锡,古有梁溪、金匮等称,被誉为“太湖明珠”。

 

无锡市,简称,古有梁溪金匮等称,被誉为“太湖明珠”。无锡地处江南长江三角洲、太湖之滨,位于江苏省部,下辖江阴市宜兴市。无锡东邻苏州,距上海128.2公里;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距南京183公里;北依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是长江三角洲都市圈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参 2][参 3]

无锡历史悠久,曾为吴国的建国首都。[参 4]无锡是首批经国务院批准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享有地方立法权;同时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化名城及1998年国家旅游局评定的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参 5][参 6]

无锡不仅是江南地区传统的鱼米水乡,更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及现代乡镇民营企业的摇篮。早在1981年,无锡市便被列为全国十五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参 7]而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无锡也不乏文化软实力相伴,从无锡走出过诸如顾恺之倪云林钱穆钱锺书等诸多名流,也有以寄畅园蠡园鼋头渚等为代表的古今著名园林传世。

无锡,简称“”,古称梁溪金匮,是江苏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是苏锡常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5个区、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4627.47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52.13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无锡市常住人口为746.2135万人,城镇化率82.79% 。2021年,无锡地区生产总值14003.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8%。

无锡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倚长江、南滨太湖,被誉为“太湖明珠”,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境内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

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素有布码头、钱码头、窑码头、丝都、米市之称。无锡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无锡是联勤保障部队无锡联勤保障中心驻地 。有太湖鼋头渚灵山大佛拈花湾无锡中视影视基地等景点。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徐州市,简称徐,古称彭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

 /assets/contentimages/Xu20Zhou20.jpg

徐州市,简称,古称彭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市境东接连云港市宿迁市,南界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北邻山东省菏泽市济宁市枣庄市临沂市。地处苏鲁皖三省交界,黄淮平原东南部,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有云龙山泉山九里山等山丘。境内属淮河流域沂沭泗河水系下游,京杭运河贯穿全境,废黄河沂河沭河奎河等流经。东南有骆马湖,西北有微山湖。全市总面积11,765平方公里,人口1041.87万,市政府驻云龙区。徐州为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也是中國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沪陇海两条重要铁路在此交汇,2019年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规划。

徐州,简称“”,古称彭城,是江苏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  ,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截至2020年,徐州下辖5个市辖区、3个、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11258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908.38万人 。2021年,徐州地区生产总值8117.44亿元。

徐州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江苏省西北部,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陇海铁路、京沪铁路两大干线在此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徐州是华东重要门户城市,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科教、文化、金融、医疗和对外贸易中心,也是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长三角北翼副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国际新能源基地,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美誉 。

原始社会末期,帝尧时彭祖建大彭氏国,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 ,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也是淮海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徐州有超过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是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徐州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有云龙湖、云龙山、彭祖园、潘安湖、大龙湖等旅游景点,有彭祖、刘邦、孙权 、刘裕、李煜等历史名人。徐州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称号。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扬州市(江淮官话扬州话:/iaŋ ʦɤɯ/),简称扬,古称江都、广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

扬州市江淮官话扬州话:/iaŋ ʦɤɯ/),简称,古称江都广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市境北接淮安市,东达泰州市,南邻镇江市,西南抵南京市,西连安徽省天长市。扬州地处江淮平原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西部比东部略高,有少量丘陵。长江流经南部边界,京杭运河穿越城区,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等流贯境内。市境西北部为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湖,此外还有宝应湖邵伯湖白马湖等湖泊。全市总面积6,591平方公里,人口458.34万,市人民政府驻邗江区。扬州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前486年吴王夫差于此筑邗城,至今已2508年。扬州也是南京都市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城市,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水源地。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江苏省地级市,是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 是世界遗产城市、世界美食之都、世界运河之都、东亚文化之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 。全市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辖3个区和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扬州市常住人口为455.9797万人。 2020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48.33亿元。

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扬州高邮市)之称,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扬一益二月亮城。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 ,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城市之一。扬州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地、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温泉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扬州成功举办2017年世界体育赛事与旅游峰会世界地理标志大会世界运河城市论坛,2018年世界运河风情民俗展演活动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 、第十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将举办2021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2022年世界半程马拉松锦标赛

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公布,扬州位列第45位。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019年10月31日,扬州入选世界美食之都。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大明寺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蜀冈风景区之中峰,曾是鉴真居住和讲学之所,古有“扬州第一名胜”之说。 

大明寺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蜀冈风景区之中峰,曾是鉴真居住和讲学之所,古有“扬州第一名胜”之说。 

大明寺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故称“大明寺”。隋仁寿元年(601年),文帝杨坚六十寿辰,诏令在全国三十个州内立三十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建立在大明寺内,称“栖灵塔”。

天宝二载(743年),大明寺律学高僧鉴真大师应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的邀请,为弘扬佛法,历经十年艰险,先后五次失败,终在唐天宝十二载-日天平胜宝五年(753年)东渡日本。唐会昌三年(843年),栖灵塔遭大火焚毁。

清朝雍正帝曾题联“万松月共衣珠朗,五夜风随禅锡鸣。” 乾隆帝曾题额“蜀冈慧照”题联:“淮海奇观别开清净地,江山静对远契妙明心。”清廷因讳“大明”二字,曾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1765年),当高宗第四次巡游扬州时,御笔题书“敕题法净寺”。咸丰三年(1853年),法净寺毁于太平军与清军之战火。同治九年(1870年),盐运使方浚颐重建。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越剧,中国主要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浙江嵊州,兴盛于上海,主要流行于苏浙沪等地区,目前为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
浙江,江苏,上海市,福建省

/assets/contentimages/Yue20Ju20.jpg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越剧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剧在早期只有男演员,进入上海发展后因女班演出广受欢迎,便发展为各角色均由女演员扮演的女子越剧。1949年后,开始招收部分男演员,但现在仍以女子越剧为主。越剧原来流行于一带,后在中國广受欢迎。[5] 越剧舞台语音的基础语音是嵊县方言音。在越剧发展过程中,越剧语音在嵊州方言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州音韵官话的语音,这促使越剧扩大了观众范围。

越剧,又叫绍兴戏,英文名Yue Opera。目前对越剧的最早起源有争议,由于当时各地各人说法叫法不同,而目前可靠资料记载也各有出入,致使人们对越剧名称演变的缘由和各时期的定名时间尚未有准确的考证和认同。[8] 一般认为源于浙江等地的民间戏曲。

越剧(汉语拼音为yuèjù,英语为Yue Opera)——中国第二大剧种  ,有第二国剧之称 ,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  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 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分别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越剧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嵊州市越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08年,福建省芳华越剧团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越剧(尹派)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This image, video or audio may be copyrighted. It is us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