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Chinese — German
Catalog Gansu Sheng-GS

Qinqiang/Qinqiang-Oper
秦腔(Qinqiang Opera),别称“梆子腔”“陕西梆子” ,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古时陕西、甘肃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为早期秦腔演出时,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秦腔成形后,流传全国各地,因其整套成熟、完整的表演体系,对各地的剧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了梆子腔成为梆子腔剧种的始祖。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
Hochland von Tibet/Qinghai-Tibet-Plateau
青藏高原,是东亚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高度5900米(5800~6000米),面积250万平方公里,有“世界屋脊”,“雪域高原”,和“第三极”之称。它是在中亚和西亚的一个巨大的高原,大部分在中国西部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以及在印度查谟-克什米尔邦拉达克的一部分。 它从南向北延伸约1,000千米(620英里),从东到西延伸约2,500千米(1,600英里)。中国境内之青藏高原,占全中国23%面积,位于北纬25°-40°和东经74°-104°之间。 高原边界,东为横断山脉,南、西为喜马拉雅山脉,北为昆仑山脉。涵盖国境有中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全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部分,以及不丹、尼泊尔、印度的拉达克等地。
Autobahn Qingdao-Lanzhou
青岛-兰州高速公路,简称青兰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22,起点在青岛,途经济南、泰安、聊城、邯郸、长治、临汾、富县、庆阳、平凉、定西,终点在兰州,全长1858公里。规划路线定西至兰州段与G30 连霍高速重线。
Qingyang
庆阳市,习称“陇东”,甘肃省辖地级市, 位于甘肃省东部。南北长207千米,东西跨208千米,总面积27119平方千米。庆阳方言属中原官话秦陇片。庆阳市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故有“陇东盆地”之称, 地表多为黄土覆盖, 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属黄河水系。 [54]庆阳为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部落发祥地。秦昭王三十六年(前271年),秦灭义渠戎国,全境为秦属地。西汉时隶属朔方刺史部,东汉时隶属凉州刺史部。三国时隶属曹魏。此后历经多次变更,及至宋代,境内大部分时段有4州11县。元代境内有庆阳府及宁、环、镇原3州。明代全境隶属陕西行省。清代境内设庆阳府。庆阳素有“陇东粮仓”之美誉,被称为“中国优质苹果之乡”“中国黄花菜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和“中国杏乡”。庆阳市下辖1个市辖区、7个县。 市辖区:西峰区 县: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
Zoigê-Grassland
若尔盖草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是若尔盖国家公园组成部分。 
Großer Buddha von Shandan
Ordos-Plateau/鄂尔多斯盆地
陕甘宁盆地,在地质学上称鄂尔多斯盆地:北起阴山、大青山,南抵陇山、黄龙山、桥山,西至贺兰山、六盘山,东达吕梁山、太行山,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沉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包括宁夏大部,甘肃陇东地区庆阳市、平凉市,陕北地区延安市、榆林市,关中地区的北山山系以北区域,内蒙黄河以南鄂尔多斯高原的鄂尔多斯市(原名伊克昭盟) 。 鄂尔多斯盆地,北至黄河大拐弯的伊盟隆起;南至渭北高原,即关中的北山,从黄龙山经铜川背斜、永寿梁、崔木梁、岭山(凤翔区北端)至宝鸡,地质上属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前面弧;东至秦晋交界的黄河谷地,包括吕梁山以东;西包石嘴山-银川-固原大向斜,贺兰山-六盘山以东,属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的东侧盾地。
Maulid an-Nabī
圣纪节(阿拉伯语:مولد النبي‎,al-Mawlid an-Nabī)是伊斯兰教个重要节日,为纪念先知穆罕默德个诞辰日,但逊尼派搭什叶派纪念圣纪节个日脚弗同:逊尼派个圣纪节是伊斯兰历3月12号,什叶派是3月17号。
Shengrong-Tempel
圣容寺,全名御山峡圣容寺,又名感通寺,位于今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始建于公元561年。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驾临此寺,改名感通寺。贞观十年,唐玄奘取经回归途中在该寺坐禅诵经,香火鼎盛时,住僧数千之众。
Silk Way Rally/Seidenstraßenrallye
Seidenstraße
丝绸之路(德语:Seidenstraße;英语:Silk Road),常简称为丝路,此词最早来自于德意志帝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于1877年出版的一套五卷本的地图集。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西汉时张骞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但实际上,丝绸之路并非是一条 “路”,而是一个穿越山川沙漠且没有标识的道路网络,并且丝绸也只是货物中的一种。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约于前5世纪形成的草原丝绸之路、中古初年形成,在宋代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宋初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