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是由宋小明作词,伍嘉冀作曲,屠洪刚演唱的歌曲,发行于1997年,收录于专辑《中国功夫》中。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Catalog
5个月前
《走四方》是由李海鹰作词、作曲,韩磊演唱的歌曲,是电视剧《一路黄昏》的主题曲,收录于1993年5月26日发行的电视剧原声专辑。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拥抱你》是隔壁老樊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

世界上有很多的东西

你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你能带走的只有自己和自己的脾气

你曾拥有最美的爱情

你听过最美的旋律

触摸过一个人孤独的恐惧

也看到过最美的风景

我跌跌撞撞奔向你

你也不能一个人离去

我们在一起说过

无论如何一起经历了风雨

平平淡淡安安静静的老去

世界上有很多的东西

你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你能带走的只有自己和自己的脾气

你曾拥有最美的爱情

你听过最美的旋律

触摸过一个人孤独的恐惧

也看到过最美的风景

我跌跌撞撞奔向你

你也不能一个人离去

我们在一起说过

无论如何一起经历了风雨

平平淡淡安安静静的老去

我们拼命的相拥不给孤独留余地

无力 是我们最后难免的结局

无力 是我们最后难免的结局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Catalog
1年前
《情歌》是陈没填词,伍冠谚谱曲,梁静茹演唱的一首情歌,收录在梁静茹第十张专辑《静茹&情歌—别再为他流泪》中。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栀子花开》是中国大陆主持人何炅以歌手身份发行的第一支单曲,由吴娈创作歌词及乐曲,于2004年6月1日发行。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关贵敏演唱歌曲《我们的明天比蜜甜》是197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故事片《甜蜜的事业》的主题歌,钟灵、周民震作词,吕远、唐诃作曲。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Catalog
1年前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终于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日本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奈良时代和平

遣唐使为7至9世纪时日本派遣往唐朝的官方使节,成为华夏文化在日本传播达到极盛时期的载体。 

遣唐使延续了过往日本遣隋使前往中国担任使节。首任遣唐使是公元630年的犬上御田锹。此后日本陆续都有使节派遣往唐朝达十多回合,直到894年由菅原道真建议废止后再没有继续。中间时间长达200多年。使唐文化及佛教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作出重大贡献。

遣唐使的派遣目的,除了与唐朝表示友好、以及把先进的唐朝制度及文化吸收输入以外,亦包括搜集朝鲜半岛东亚地区的情报。 遣唐使的派遣不一定只有一位使节前往。而当有多于一人参与之时,会区分“大使”及“副使”,有时还有位于大使上的押使。而随遣唐使被派遣往唐朝的,亦包括有留学生僧人。每次出海,都有400-500人乘坐4艘船渡海。遣唐使船一行人在出发前,都会带同船舳先到大坂住吉住吉大社,祈求住吉大神保祐海上安全。之后,整船人从住吉津开始出发,经住吉细江前往大坂湾,再去到难波津。经过濑户内海到达福冈那津,再前往玄界滩。过去日本与朝鲜半岛友好之时,会在朝鲜半岛北岸登陆,然后经陆路进入唐朝。但自从日本与新罗交恶之后,改为由海路直接前往中国。由于当时日本的航海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在大海航行的遣唐一行经常遇到海难。

The Japanese missions to Imperial China were diplomatic embassies which were intermittently sent to the Chinese court. Any distinction amongst diplomatic envoys sent from the Imperial Japanese court or from any of the Japanese shogunates was lost or rendered moot when the ambassador was received in the Chinese capital.

Extant records document missions to China between the years of 607 and 839 (a mission planned for 894 was cancelled). The composition of these Imperial missions included members of the aristocratic kuge and Buddhist priests. These missions led to the impor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cluding advances in th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These diplomatic encounters produced the beginnings of a range of Schools of Buddhism in Japan, including Zen.

From the sinocentric perspective of the Chinese Court in Chang'an, the several embassies sent from Kyoto were construed as tributaries of Imperial China; but it is not clear that the Japanese shared this view.[1]

China seems to have taken the initiative in opening relations with Japan. Sui Emperor Yangdi dispatched a message in 605 which read:

The sovereign of Sui respectfully inquires about the sovereign of Wa.[2]

The court of Empress Suiko responded by sponsoring a mission led by Ono no Imoko in 607. A message carried by that mission, believed to have been written by Prince Shōtoku, contains the earliest known written instance in which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is referred to by a term meaning "land of the rising sun."[3] The salutation read, in part:

From the sovereign of the land of the rising sun (hi izuru tokoro) to the sovereign of the land of the setting sun."[4]

The Imperial embassies to the Sui dynasty (遣隋使 Kenzui-shi) included representatives sent to study government and technology.

The Imperial embassies to Tang dynasty (遣唐使 Kentō-shi) are the best known; 19 missions were completed. A 20th mission had been planned for 894 (Kanpyō 6, 8th month), including the appointment of ambassadors. However, shortly before departure, the mission was halted by Emperor Uda because of reports of unsettled conditions in China.[5] The emperor's decision-making was influenced by the persuasive counsel of Sugawara no Michizane.[6]

遣唐使(けんとうし)とは、日本に派遣した使節である。日本側の史料では唐の皇帝と同等に交易・外交をしていたと記して対等な姿勢をとろうとしたが、唐の認識として朝貢国として扱い[1]旧唐書』や『新唐書』の記述では、「倭国が唐に派遣した朝貢使」とされる。中国では618年が滅びが建ったので、それまで派遣していた遣隋使に替えてこの名称となった。寛平6年(894年)に56年ぶりに再開が計画されたが、遣唐大使の菅原道真の建議により休止され、907年に唐が滅び、そのまま消滅する形となった[2]。遣唐使船には、多くの留学生が同行し往来して、政治家・官僚・僧にも多くの人材を供給した。留学生井真成の墓も中国で発見された。 

Les missions japonaises dans la Chine des Tang (遣 唐 使, Kentoshi) permettent d'examiner et d'évaluer les relations entre la Chine et le Japon au cours des VIIe, VIIIe et IXe siècles. La nature de ces contacts bilatéraux évolue progressivement de la reconnaissance politique et cérémonielle vers des échanges culturels. Et ce processus accompagne les liens commerciaux croissants qui se développent au fil du temps1.

Entre 607 et 838, le Japon envoie 19 missions en Chine. La connaissance est l'objectif principal de chaque expédition. Ainsi les prêtres étudient le bouddhisme chinois, les fonctionnaires les structures du gouvernement chinois, les médecins la médecine chinoise et les peintres la peinture chinoise. Environ un tiers de ceux qui se sont embarqués en provenance du Japon ne survivent pas au voyage de retour vers le Japon2.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终于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日本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尤以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随行的第八次遣唐使最为著名。日本政府不断派人到中国学习,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团多达百人以上,有时多至五百余人。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直到894年由菅原道真建议废止后再没有继续。中间时间长达200多年。使唐文化及佛教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作出重大贡献。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近四个世纪的分裂动乱,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当时日本正是圣德太子摄政,他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为了直接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而向中国派出了遣隋使。但是因为给隋炀帝的国书中对隋炀帝不敬,而引起隋炀帝的不悦。

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日本使者给隋炀帝的国书说“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称日本君主为“日出处天子”,称隋朝皇帝为“日没处天子”。隋炀帝看到后不高兴,对鸿胪卿说:“蛮夷的书信如果有无礼的,就不要拿来给我看了。”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发达,成为东亚最强大的帝国,声威远扬,对日本和亚洲各国都有巨大吸引力。而日本通过四次遣隋使,朝野上下对中国文化更加仰慕向往,出现学习模仿中国文化的热潮。

公元623年,遣隋留学僧惠齐、惠日等人在留学中国多年后回国,同天皇报告大唐国是法律制度最完备的国家.建议派使节赴唐学习。为了实现更加直接有效地学习唐朝先进制度和文化的目的,日本政府决定组织大型遣唐使团、派遣优秀人物为使臣,并携带留学生、留学僧去中国。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

同时,东亚诸国家中的四国——唐、高句丽、百济、新罗发生了骤变。经过几次国际战争,唐扩大了其统治区域,成为盛唐的一个标志;百济与高句丽两国分别在战争中遭到失败,致使国家灭亡;新罗在战争中逐渐强大,以致最终控制了整个朝鲜半岛,其历史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这一切的变化与国家间关系的嬗变是分不开的。新罗紧紧地靠在了唐朝的一边,使得其与高句丽、百济相比在政治外交上占了上风。国与国之间之所以能够密切联系,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外交使节的派遣。新罗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频繁地向唐朝派遣使节。遣唐使也因此成为沟通新罗与唐朝的桥梁,其所担负的重任在七世纪时尤为凸显。

唐代日本派赴中国的使节团,630年第一次遣使,最后一次在838年。894年又准备派遣,已经任命,由于菅原道真谏阻,遂从此正式停止遣唐使。

从630年到894年,二百六十余年间,除三次任命而未成行外,抵达长安或洛阳的日本使臣,两次是送唐使臣回国,一次迎遣唐使归日本,正式的遣唐使计有十二次。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终于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后因故中止者三次,实际成行的十六次。但是有一次仅抵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有两次是作为送回唐朝专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入唐日使久客未归而特派使团前往迎接的“迎入唐使”。因此实际上名副其实的遣唐使是十二次。

这延续二百余年的遣唐史,在不同时期,组织、规模、交通路线都有很大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

是舒明天皇时期(公元629——641年)到齐明女皇时期(公元655——661年),约30年的时间,第一、二、三、四次的遣唐使的派遣都属于这个阶段。其特点是:规模小(最多两只船),人数少(不超过250人),组织不严密各色人等配备不整齐,一般沿着朝鲜半岛辽东半岛航行,然后横渡渤海湾口,到山东半岛登陆,在经陆路前往大唐。

第一次

大使:犬上三田耜 副使:药师:惠日 来华时间:630年8月(舒明天皇二年八月) 回日时间:632年8月(舒明天皇四年八月)

公元630年,日本舒明天皇派遣了以犬上三田耜为首的第一批遣唐使团,谋求与唐朝建立外交关系。贞观五年十一月日本国第一次遣唐使到达长安城。大使犬上三田耜,副使药师惠日。 [19]唐太宗对此十分高兴,安排他们在长安参观学习了一年左右时间。公元632年,遣唐使团完成既定任务归国时,唐太宗特派高表仁作为唐朝的使节回访日本,一同随行的还有遣唐留学僧灵云、僧旻等人。 

第二次

大使:吉士长丹、高田根麻吕 来华时间:653年2月(孝德天皇白雉四年五月) 回日时间:654年7月(孝德天皇白雉五年七月)

公元653年 癸丑 唐永徽四年,以吉士长丹为大使、吉士驹为副使的日本国第二次遣唐使到达长安。随行来唐的学问僧有道严、道通、道光、惠施、觉胜、弁正、惠照、忍、知聪、道昭、定惠、安达、道观、知弁、道福、义德、惠妙、智园、智宗、义通、妙位、法胜;学问生有巨势药、冰连老人、坂合部石积、高黄金等120人。

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日本第二次遣唐使来华,抵达京师长安后,其中有一位留学僧叫道昭(629-700),他在长安遇到了玄奘法师,随后跟随玄奘学习佛法,道昭也成为佛教禅宗传入日本的第一人。 

第三次

押使:高向玄理 大使:阿边麻吕 副使:药师:惠日 来华时间:654年2月(孝德天皇白雉四年二月) 回日时间:655年8月(齐明女皇元年八月)

654年(白雉4年)高向玄理作为遣唐使再次来到中国,同年病故于都城长安。 

第四次

大使:坂合部石布 副使:津守吉祥 来华时间:659年7月(齐明女皇五年七月) 回日时间:661年5月(齐明女皇七年五月)

  该批遣唐使团由于船漂到南海尔加委岛,大使被人所杀,副使一行于闰十一月到洛阳觐见高宗皇帝。 

第二时期

天智天皇时期(662——671年)的两次遣唐使,即:第五、六次:

第五次

大使:守大石 副使:坂合部石积 来华时间:665年12月(天智天皇四年十二月、唐高宗麟德二年) 回日时间:667年11月(天智天皇六年十一月)

公元665年唐麟德二年665年二月,唐高宗便从长安来到洛阳筹备封禅之事。十月前往泰山,次年正月返回东都后接见了该批遣唐使 [5]。九月遣刘德高、郭务悰出使日本国。十二月日本国遣大使守大石、副使坂合部石积,护送唐使刘德高等返回长安。是为第五次遣唐使(送唐客使)。 

第七次

大使:河内鲸 来华时间:669年(天智天皇八年) 回日时间:北路?670年(天智天皇年九年)遣使‘贺平高丽’。

公元670年 庚午 唐高宗咸亨元年三月,日本国第七次遣唐大使河内鲸来到长安,贺平高丽。唐廷遣郭务悰率兵2000余人护送回国。 

这两次规模和航线与第一期差不多,但其政治意义十分突出,不同于一般遣唐使活动。因663年,唐、日在朝鲜进行了白江口之战刘仁轨指挥唐军四次击败日本军,焚烧日本船四百艘,“烟炎灼天,海水皆赤”。 [3]日本失败,并深恐唐军乘胜进攻本土。次年唐朝的使者郭务悰、刘德高相继来日,故而第五次遣唐使大概是为了送刘德高而派遣的。第六次遣唐使也是为了修补白江口之战造成的唐日关系裂痕而派出的。

这两次遣唐使除了显示实力外最主要是震慑,而且当时的日本政局并不稳定,从661年7月齐明女皇病逝到668年1月3号中大兄皇子即位,这几年中日本‘群龙无首’,中大兄皇子以皇太子‘称制’的方式处理朝政。日本吃了败仗后深恐唐军乘胜进攻本土,而唐朝为了震慑日本,才继派出使者郭务悰、刘德高来日。有些希望这次‘遣唐使船’走这条路线。

第三时期

文武天皇时期(697——707年)至孝谦女皇时期(749——758年),约五十年间的四次遣唐使,是遣唐使的最盛时期。这四次遣唐使,即:第七、八、九、十次。

第七次

执节使:粟田真人 大使:坂合部大分 副使:巨势邑治 来华时间:702年6月(文武天皇大宝二年六月) 回日时间:704年7月(文武天皇庆云元年七月)

武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粟田真人率第7批遣唐使,改由南岛起航,横渡东海到达长江口附近的扬州、苏州或从明州(今浙江宁波)登陆,然后顺江南运河、通济渠经汴州至洛阳。 [4]当时武则天西巡长安,于大明宫麟德殿接见了该批使臣。703年十月随武则天返回神都。次年七月归国。 

第八次

来华时间:706年(中宗神龙二年,日本庆云二年)

《册府元龟·朝贡三》记载,中宗神龙二年(庆云二年)“二月日本国遣使来朝。”唐中宗虽于神龙元年(705年)重新即位,但直到次年(706年)七月,中宗才离开洛阳前往西京长安,其间还曾游幸洛阳龙门。故706年二月于东都洛阳接见该批遣唐使团。 

第九次

押使:多治比县守 大使:大伴山守 副使:藤原马养 随行: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等 来华时间:717年3月(元正女皇养老元年三月) 回日时间:718年10月(元正女皇养老二年十月)

  开元五年(717年)二月唐玄宗至东都,该批遣唐使于九月底抵达洛阳城,在紫微城应天门受到唐玄宗的接见。储光羲《洛中贻朝校书衡,朝即日本人也》:“万国朝天中,东隅道最长。”天中:指洛阳,唐朝的东都。古代认为北斗星是天之正中,洛阳居北斗星下为地之正中,玄宗前期多居洛阳接见各国的朝拜。如唐·许浑《洛中游眺贻同志》:“康衢一望通,河洛正天中。”由此进一步印证了该批遣唐使来洛阳朝见的史实。 

公元717年唐开元五年十月一日,日本国押使多治比县守、大使大伴山守、副使藤原马养等第九次遣唐使来到长安。随行来唐的有留学生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大和长冈等,留学僧玄昉、理镜等,共557人。唐玄宗命通事舍人到鸿胪馆看望慰劳。 

第十次

大使:多治比广成 副使:中臣名代 来华时间:733年4月(圣武天皇天平五年四月) 回日时间:734年11月(圣武天皇天平六年十一月、八年七月)

733年4月,第九次遣唐使团从日本的难波港出发,经历4个月的海上航行,于当年秋天来到长安。此时恰逢长安饥荒,唐玄宗忙于处理政务并准备去东都洛阳避灾,未能如期接见日本使团。直到翌年4月,使团才前往洛阳,完成朝贡。 

第十一次

大使:藤原清河 副使:大伴古麻吕 副使:吉备真备 来华时间:752年(孝谦女皇天平胜宝四年润三月) 回日时间:753年12月(孝谦女皇天平胜宝五年十二月、六年正月、四月)

公元752年唐天宝十一载日本国第十一次遣唐使到达长安。这次遗唐使于上年闰三月出发,分乘4船,每船各120余人。大使藤原清河,副使大伴古麻吕、吉备真备,判官大伴御笠、巨万大山、布势人主等。随行来唐的有留学生藤原刷雄、膳大丘,留学僧行贺、戒明、得清、善议等。公元753年唐天宝十二载元旦朝贺玄宗在大明宫含元殿接见日本遣唐大使藤原清河,副使大伴古麻吕、吉备真备等。授藤原特进,大伴银青光禄大夫卫尉卿。命秘书监兼卫尉少卿朝衡(阿倍仲麻吕华名)奉命迎接国宾。陪同游览、参观大明宫、府库、三教殿、图书、御苑。并为大使等画像以为纪念。 

第四时期

光仁天皇时期(770——780年),到仁明天皇时期(834——850年),约六十年,派出三次遣唐使,即第十一、十二、十三次:

第十二次:大使:佐伯今毛人 副使:小野石根、大神末足 来华时间:777年6月(光仁天皇宝龟八年六月) 回日时间:778年10月、11月(光仁天皇宝龟九年十月、十一月)

公元778年 戊午 唐大历十三年正月,以小野石根为大使,大神末足为副使的日本国遣唐使到达长安。大使一行是上年六月出发的。 四月 二十二日,日使离开长安回国。唐使孙进兴等回访日本,同行。藤原河清在长安的遗女喜娘随同访日。留学生伊豫部家守,留学僧戒明、善议等也随同返国。 [19]

第十三次:大使:藤原葛野麻吕 副使:石川道益 来华时间:804年(桓武天皇延历二十三年) 回日时间:805年6月(桓武天皇延历二十四年六月)

公元804年 甲申 唐贞元二十年十二月,日本国第十七次遣唐大使藤原葛野麻吕抵长安。留学生橘逸势、学问僧空海、灵仙、园基、金刚三昧、法道等随行同至。 [19]

第十四次:大使:藤原常嗣 副使:小野篁 来华时间:838年(仁明天皇承和五年) 回日时间:839年8月、10月,840年4月、6月(仁明天皇承和六年十月、七年四月、六月)

公元838年唐开成三年十二月,日本国第十八次遣唐大使藤原常嗣到达长安,赠送珍珠绢。请益僧义澄、留学生菅原梶成等同行。这次遣唐使团规模空前,人才济济。藤原常嗣是第十七次遣唐大使藤原葛野麿之子,父子遣唐,史称异例。 [19]

这一时期的遣唐使在外观规模组织上不弱于第三期,甚至有所超过,但在精神上已是强弩之末。此时唐朝正是黄巢之乱之后,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之争,国势江河日下,文风逐渐衰颓,而日本则是凡可汲取和借鉴的已大体输入完毕,贵族们也丧失了出没波涛追求唐文化的热情和锐气,而且遣唐使的派遣需要大批经费,日本政府也深感财政日益无力支付,故于894年做出了停派遣唐使的决定。 

日本历代遣唐使表

序次

年代

使节

船数

人数

主要随行人员

备注

1

公元630年(唐贞观四年,日本舒明二年)

犬上三田耜、药师惠日

       

2

公元653年(唐永徽四年,日本白雉四年)

吉士长丹、吉士驹

2

121

弁正、道昭

 

3

公元654年(唐永徽五年,日本白雉五年)

高向玄理、河边麻吕、药师惠日

2

     

4

公元659年(唐显庆四年,日本齐明五年)

坂合部石布、津守吉祥

2

     

5

公元665年(唐麟德二年,日本天智四年)

守大石、坂合部石积

       

6

公元669年(唐总章二年,日本天智八年)

河内鲸

       

7

公元701年(唐大足元年,日本大宝元年)

粟田真人,坂合部大分、山上忆良任大通事

   

道慈

 

8

公元706年(唐神龙二年,日本庆云二年)

         

9

公元717年(唐开元五年,日本养老元年)

多治比县守

4

557

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

 

10

公元733年(唐开元二十一年,日本天平五年)

多治比广成、秦朝元判官

4

594

荣叡、普照

 

11

公元735年(唐开元二十三年) [13-14]

多治比广成,中臣名代 [15]

       

12

公元752年(唐天宝十一载,日本天平胜宝四年)

藤原清河、吉备真备

4

220

藤原刷雄

 

13

公元759年(唐乾元二年,日本天平宝字三年)

高元度

1

99

   

14

公元761年(唐上元二年,日本天平宝字五年)

仲石伴

4

   

未成行

15

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日本天平宝字六年)

中臣鹰主

2

   

未成行

16

公元777(唐大历十二年,日本宝龟八年)

小野石根

4

     

17

公元779年(唐大历十四年,日本宝龟十年)

布势清直

2

     

18

公元804年(唐贞元二十年,日本延历二十三年)

藤原葛野麻吕

4

 

橘逸势、空海、最澄、灵仙

 

19

公元838年(唐开成三年,日本承和五年)

藤原常嗣、小野篁

4

651

圆仁、常晓、圆载、圆行

 

20

公元894年(唐乾宁元年,日本宽平六年)

菅原道真

   

根据菅原道真建议,废止遣唐使,未成行。

 

废止

遣唐使于公元895年废止,其原因除唐朝政局动荡不安以外,还有经过二百多年的吸引移植唐代文化,已基本上完成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开始萌生具有日本特色的国风文化,因此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需求已不那么迫切。而且每次遣唐使耗费巨大,加上路程艰辛,也令使臣视为畏途。而唐朝赴日贸易也不断增加,也弥补过去靠遣唐使解决对唐货的需求。因公元894年宇多天皇接受了已任命而未出发的第十九次遣唐大使的奏请,于次年正式宣布停派遣唐使。 

成员

使团官员主要有正使副使判官录事,除约半数的舵师、水手之外,还有主神卜部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各行工匠。

随行成员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以及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还有从事保卫的射手。

初期使团共二百余人,乘船两艘,以后增为四艘,人数增至五百余人,但其中只有少数主要成员被允许进入唐都长安或洛阳。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演唱: 刘一祯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相思河畔》是一首经典老歌,1962年流行于台湾,被凤飞飞、陈淑桦、蔡琴、陈百强等众多歌手所演绎。

蔡琴演唱

凤飞飞演唱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Catalog
2年前
《好汉歌》是刘欢演唱的一首歌曲,也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 。该曲由赵季平作曲、编曲,易茗作词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至少还有你》是林忆莲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林夕作词,Davy Chan(陈匡荣)作曲,Jim Ling、刘志远共同编曲,李振权担任制作人。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歌曲《一晃就老了》是秋裤大叔于2017年09月20日发行的EP单曲。作词:高羽, 作曲:陈伟, 编曲:孙侠。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注释】
守岁:旧时民间于除夕之夜,一家团坐,饮酒笑乐,通夜不眠,称为“守岁”。

【译文】
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
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
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
作者现在是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一年一年的过去了也不见。

【赏析】
  这年的除夕,孟浩然就是在乐成张少府(子容)的官邸度过的。孟浩然与张子容,既有同乡之谊,又是通家之好,更加两人年青时曾同隐鹿门山,晨夕相处,亲密无间,此次孟浩然专程远道来访,张子容当然热情接待。除夕之夜,张子容的官邸,灯火辉煌,画烛高烧,筵备珍馐,酒斟柏叶。他们一边品尝着新酿的柏叶酒,一边畅叙着别后离情,当时内心的快乐,是难以言喻的。席间还有卢氏歌女演唱《梅花》古曲,她的婉转歌喉,更增添了两位诗人的兴会。
  中反应出一些流传已久的习俗,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与张少府的深情厚谊。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师从20世纪3位指挥大师明希、卡拉扬、伯恩斯坦,是闯入西方古典乐坛少有的东方面孔,以激动的指挥方式闻名。

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师从20世纪3位指挥大师明希、卡拉扬、伯恩斯坦,是闯入西方古典乐坛少有的东方面孔,以激动的指挥方式闻名。

1935年,小泽征尔出生于中国沈阳,“非常不可思议,我出生在中国沈阳,有时我认为自己是半个中国人。”他说。

Seiji Ozawa ©Michiharu Okubo

当然,中国民众对小泽征尔的亲切感,不仅源于他生于沈阳、长于北京所结下的缘分,还因为他对中国深厚的感情。

1976年至今,小泽征尔是来访中国次数最多、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的外国指挥家。

斯人已逝,记忆永存。

1935年9月1日,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出生。小泽征尔的指挥风格简洁明快、热情洋溢,富有艺术感染力。他是第一位活跃在欧美乐坛并获得广泛声誉的亚洲指挥家;他曾凭借指挥歌剧录音作品获得美国格莱美大奖;他与指挥家祖宾·梅塔和朱辉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东方指挥家”。

近几年,因为健康状况小泽征尔不得不居家休养,很久没有登台演出。但在古典乐和歌剧界,他的存在是一种传奇。

勇攀音乐巅峰

小泽的童年是在中国度过的。小泽的家庭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就来到了中国。当时,他的父亲小泽开作是名牙科医生。“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他们全家便搬到了沈阳。1935年,小泽出生在中国沈阳。小泽出生第二年,他们便举家迁到了北京,一直居住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夕,他们全家才回到日本东京。

小泽学音乐起步比较晚,并不是所谓“音乐精英”。5岁时,母亲送了他一个手风琴作为圣诞礼物,小泽才第一次接触音乐。而开始学钢琴,则是在他10岁的时候。1941年,小泽举家回到日本,定居在东京郊外的立川。当时家里没有钢琴,后来亲戚转让给他一架钢琴,哥哥们花了3天时间,用两轮推车将钢琴从横滨运到立川。

Seiji Ozawa ©Michiharu Okubo

为什么从学钢琴转为学指挥?儿时的小泽身体瘦弱,常常患病,所以脸上很少有笑容,为此,少年时期的小泽打了两年英式橄榄球。据他回忆:“我们踢得很较劲。有一次,把一位同学的耳朵都扯掉了,血流不止。于是我们就暂停比赛,一起在大雨中帮他找耳朵。到现在他的一只耳朵还比另一只小。哈哈哈……”而小泽自己也在球赛中折断过两根手指,所以断了做钢琴家的想法,专心学指挥。

1952年,小泽进入杰出音乐教育家和大提琴演奏家斋藤秀雄参与开办的桐朋学园音乐系。几年后,小泽以优异的成绩从桐朋学园毕业,这时,他已经是一位颇具才华的青年指挥家了。但是,拥有更高志向的小泽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他希望到更广阔的领域中去加深学习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斋藤的指挥课上结识的指挥家兼作曲家山本直纯得知小泽的想法时,鼓励他说:“如果有一座音乐金字塔的话,我做的是拓展底座的工作,你去欧洲攀登顶点吧。”

行动力极强的小泽,二十多岁就乘上装载摩托车的货轮只身远赴法国学习音乐。当时,小泽一贫如洗,经常要为第二天的饭食发愁。他曾因为没钱回家而患上了严重的思乡病,精神抑郁,又持续发着低烧,医生给他开的药方是到诺曼底修道院呆上3个月。那里静得怕人,又冷得要命,让小泽终于认识到世俗世界的可爱和温暖,对生活和音乐又焕发起热情。1959年,小泽参加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当时欧洲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至此,小泽走上了自己的艺术腾飞之路。

活跃在世界舞台

1960年,经乐坛大师、比赛评委之一的查理·明希推荐,小泽参加了波士顿交响乐团每年夏天在美国麻省举办的坦格尔伍德乐展。以此为契机,1961年,小泽被选拔出任了伯恩斯坦率领的纽约爱乐乐团的副指挥,而且还在卡拉扬的弟子选拔赛中胜出。小泽有幸在20世纪下半叶受到指挥界两位最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和伯恩斯坦的熏陶。拥有这种经历的小泽,可谓是古典乐界的传奇。

但学成归国的小泽却遭到了日本交响乐团成员的抵制。经历过这段不愉快经历之后,小泽放弃日本,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从1973年开始担任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后,小泽跻身世界最优秀的指挥家行列。在波士顿近30年的指挥生涯中小泽创造了古典乐坛的奇迹,使乐团成为国际上最优秀的交响乐团之一。

出生在沈阳的小泽曾多次访问中国,有很强的中国情结。在母亲去世后,小泽选择将其一部分骨灰埋在北京胡同的院子里,那是他儿时的家。小泽曾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用中文说“新年好”向全世界问候;也曾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在人民大会堂和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过音乐会;他创建的“小泽征尔音乐塾”曾在中国招生,将他们带到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Seiji Ozawa ©Michiharu Okubo

在沈阳与辽宁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时,小泽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和耐心。当时第一遍排练还没结束,小泽就决定对沈阳交响乐团成员进行个人演奏过关训练。这绝不是大师级指挥家该做的事,小泽则说他想送给沈阳市人民一台满意的交响乐。每天训练6个钟头,疲劳过度的小泽先是蹲在地板上指挥,后来干脆就跪在地板上指挥。遇到因难以过关而生出放弃念头的小提琴手,他也没发火,只是一次次地请她再来一遍。当第一小提琴手过关时,小泽大口喘息接过毛巾笑着说:“你们都行,谁也没有理由泄气……”

获得过众多荣誉的小泽并不是天才,他的成功靠的是努力,他的生活方式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日本作曲家武满彻曾经在小泽寓所住过一段时间,目睹过大师的勤奋,他说:“每天清晨4点钟,小泽屋里就亮起灯,他开始读总谱。真没想到,他是如此用功。”

(Quelle: 易网,略有删节)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Palma de Mallorca es una ciudad y municipio español, capital de la isla de Mallorca y de la comunidad autónoma de las Islas Baleares.

Palma de Mallorca5​ (oficialmente, Palma)678​ es una ciudad y municipio español, capital de la isla de Mallorca y de la comunidad autónoma de las Islas Baleares. Es además sede del partido judicial número tres de la provincia y de la diócesis de Mallorca. Está ubicada en la parte occidental del mar Mediterráneo y, dentro de la isla, hacia el suroeste. Se encuentra a unos 250 km al este de la península ibérica.

Su término municipal ocupa una extensión de 208,63 km² que se extienden entre la sierra de Na Burguesa y el Prado de Sant Jordi. Se sitúa en el centro de la bahía de Palma, a unos 13 metros de altura sobre el nivel del mar. La atraviesan varios torrentes, como el la Riera y el de Gros.

Con 416 065 habitantes en enero de 2019, Palma es la octava mayor ciudad de España por población y la primera de las Islas Baleares.9​ Su área metropolitana engloba nueve localidades con 560 240 habitantes, repartidos en una superficie de 1015,88 km², siendo la 14.ª de España.10

Fue fundada con el nombre de Palma por el cónsul romano Quinto Cecilio Metelo Baleárico en el año 123 a. C. Se estima que su asentamiento actual corresponde con las ruinas romanas que se encuentran bajo su casco histórico, aunque aún no existen pruebas irrefutables.1112​ Después de estar en manos de los vándalos y los árabes en 903, fue conquistada por el rey Jaime I de Aragón el 31 de diciembre de 1229,13​ convirtiéndose en la Ciutat de Mallorca, capital de su propio reino, que decayó tras su incorporación a la Corona de Aragón en 1279.

En 1715 entraron en vigor los Decretos de Nueva Planta, recuperando la ciudad su topónimo romano, Palma. Poco después, ya en el siglo xx, fue protagonista de la explosión de un intenso auge turístico que la usó como destino vacacional durante las décadas de 1960 y 1970. En la actualidad constituye un notable centro económico y cultural a nivel insular y autonómico.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Catalog
2年前 2年前
《好运来》是车行作词,戚建波作曲,祖海演唱的歌曲,收录于祖海2004年1月17日发行的《好运来》专辑中。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乡间的小路》又叫做《乡间的小路上》《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台湾著名音乐人叶佳修的代表词曲作品之一。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亚洲雄风》是韦唯和刘欢合唱的一首歌曲,由张藜作词,徐沛东作曲,是1990年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的宣传曲。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Catalog
5个月前
《祝你平安》是孙悦演唱的歌曲,由刘青作词、作曲,发行于1994年,收录在孙悦1997年8月发行的专辑《为了这一天》中。该曲是电视剧《都市平安夜》的主题曲。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当我们一起走过》是苏打绿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史俊威作词、作曲。苏打绿(Sodagreen),中国台湾乐团,由吴青峰、史俊威、谢馨仪、龚钰祺、刘家凯、何景扬组成 。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人生何处不相逢》是陈慧娴演唱的一首粤语歌曲,由简宁作词,罗大佑作曲、编曲,收录在陈慧娴1988年10月21日由环球唱片发行的粤语专辑《秋色》中。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演唱:黄霞芬

 

上有呀天堂 下呀有苏杭

城里有园林 城外有水乡

哎呀 苏州好风光 好呀好风光 哎呀哎呀

春季里杏花开 雨中采茶忙

夏日里荷花塘 琵琶丁冬响

摇起小船 轻弹柔唱 桥洞里面看月亮

桥洞里面看月亮 哎呀哎呀

秋天里桂花香 庭院书声朗

冬季里腊梅放 太湖连长江

推开门窗 青山绿水 巧手绣出新天堂

巧手绣出新天堂 哎呀哎呀

上有呀天堂 下呀有苏杭

古韵今风 天下美名扬 哎呀

说不尽苏州好呀好风光

哎呀哎呀

哎哎呀 说不尽苏州好呀好风光

哎呀哎呀 说不尽苏州好呀好风光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难忘今宵》是乔羽作词,王酩作曲,李谷一演唱的歌曲。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Catalog
2年前 2年前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

温从水从昷,昷,送食于囚,适度增加。本意为:适度增加水温,暖水。引申为:适中的温度。古昷、温同。

良从富从亡,亡为隐藏、看不到。本意为:隐藏着的家室充盈,才能充分之意。若“发虑宪求善良”,求的不是我们现在概念的“善良”之人,而是有治国之才与执事之能的善人与良人。

恭《尔雅》:恭,敬也。按:先秦时期恭、敬就是现今礼节、礼貌的概念。恭受礼所节制,以现今的概念就是礼也得按规定而行,不足不恭,恭过则谄。

俭从人从佥。佥为两边、两面。本意为:前后一致。凡从佥的字皆有佥之两面之意。若剑即为两面一致的刀;捡即为以手提起使其两面可见;检即为查木之内外等。

让从言从襄。襄为埋种扣合使二为一,增实于其内也。因此谥法云:辟地有德曰襄。本意为:相责以推贤。《说文》:相责,让也。《国语·晋语》让,推贤也。

温良恭俭让:处事得当、才能卓著、遵纪守礼、表里如一、学识丰富于国有利。

民逐利,以利驱之,君亦人也,闻政以利国而求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Quelle:www.chinakongzi.org)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儒家“五常”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礼: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信:信者,信字从人言,言非曰,乃有定之文也,以今之概念定义可解为“学说”、“思想”。信与知对立,知宜者唯宜以行,不知宜者从他人言而信,进而守礼以近仁。因此言:必信者无义。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性善说”,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五常”。 曰:“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举贤良对策一》)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偏偏喜欢你》,由郑国江填词、周启生编曲、陈百强作曲并演唱,收录于陈百强1983年的粤语专辑《偏偏喜欢你》,为陈百强其中一首最著名的代表作,获得1983年度港台“十大中文金曲”,亦是一首少数在中国大陆为人所熟知的粤语歌。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Catalog
5个月前
《小芳》是由李春波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民谣情歌,收录于1993年6月发行的专辑《小芳》中。 歌曲一出便摘取全国各地排行榜冠军,李春波因此歌获1993年度全国十大最受欢迎男歌手奖。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
Catalog
3年前
白兰地

Weinbrand ist ein Gattungsbegriff für Spirituosen aus einem Weindestillat. Als Handelsbezeichnung ist der Begriff „Weinbrand“ EU-rechtlich definiert und insbesondere vom Branntwein und anderen Spirituosen abgegrenzt.[1] Destillate aus Wein gehören zu den ältesten Spirituosen der Welt. Vermutlich wurden bereits seit 1000 n. Chr. im Gebiet der heutigen Türkei hochprozentige alkoholische Getränke aus Wein gebrannt.[2] In Europa verbreiteten sich Weindestillate im Hochmittelalter und wurden zunächst vor allem zu medizinischen Zwecken genutzt.[3] Über das mittelniederdeutsche brandewīn entstand der englische Begriff brandy wine. Dieser zu „Brandy“ verkürzte Name wird in vielen europäischen Ländern, wie England, Italien und Spanien benutzt, im Deutschen beispielsweise oft in Cocktailrezepten.[4] Die einschlägige EU-Verordnung setzt heute Brandy und Weinbrand gleich.

白兰地,从荷兰语 Brandewijn 而来,意思为“烧的酒”,16世纪时,荷兰为海上运输大国,法国葡萄酒重要产地,荷兰船主将法国葡萄酒运往世界各地,但当时英国和法国开战,海上交通经常中断,葡萄酒贮藏占地费用大,于是荷兰商人想将葡萄酒蒸馏浓缩,可节省贮藏空间和运输费用,运到目的地后再兑水出售。但意想不到的是浓缩的酒更受欢迎,而且贮藏时间越长酒味越醇,从此,出现一种新酒,蒸馏葡萄酒—白兰地。

一升白兰地大约需要八升葡萄酒浓缩,蒸馏出的酒是近乎无色的,但在橡木桶中贮藏时,将橡木的色素溶入酒中,形成褐色。年代越久,颜色越深。由于有颜色的更受欢迎,目前酿酒厂都使用焦糖加色。

目前世界最好的白兰地产地是法国夏朗德省(Charente)的干邑(科尼亚克Cognac)周围地区和热尔省(Gers)的亚文邑(阿马尼亚克Armagnac)地区,这些地区传统生产白兰地,酒厂年代久远,因此有用以勾兑的老酒,价格也昂贵。世界著名的品牌如轩尼诗(Hennessy)、马爹利(Martell)、金御鹿(Hine)、人头马(Remy Martin)、路易老爹(Louis Royer)、百事吉(Bisquit)等都出自干邑地区。

一般俗称白兰地,是用葡萄酒加以蒸馏浓缩製成;但广义来说,只要是以果酒为基底,加以蒸馏製成的酒类,都可以称为白兰地,不过在名称前面加上相应的水果名称,如“苹果白兰地”、“樱桃白兰地”、“草莓白兰地”、“欧李白兰地”等。

Brandy is a liquor produced by distilling wine. Brandy generally contains 35–60% alcohol by volume (70–120 US proof) and is typically consumed as an after-dinner digestif. Some brandies are aged in wooden casks. Others are coloured with caramel colouring to imitate the effect of aging, and some are produc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both aging and colouring. Varieties of wine brandy can be found across the winemaking world. Among the most renowned are Cognac and Armagnac from southwestern France.[1][2]

In a broader sense, the term brandy also denotes liquors obtained from the distillation of pomace (yielding pomace brandy), or mash or wine of any other fruit (fruit brandy).[3][1] These products are also called eau de vie (which translates to "water of life").

 

此图片/视频/音频可能受版权保护,它仅用于教学目的。如果您发现了不妥之处请用通知我们,我们将马上删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