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路的日子》是南京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6)班学生自编自演的一首原创毕业歌,由汪源作词与谱曲、孙磊编曲,由刘千楚、徐逸昊、鲁天舒、姜玮珉、胡梦原、张鎏依、梁竞元、游彧涵、金书援、许一璇、汪源、张夙西等合唱,发行于2010年6月20日。

 

《如愿》是由钱雷作曲,唐恬作词,王菲演唱的歌曲,于2021年9月25日以单曲的形式发布。该曲是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的主题推广曲。

《红尘情歌》由潘龙江作词作曲,由郑源和蒋姗倍对唱,属于闽南风格的流行歌曲。

这是台湾民歌时代非常著名的一首歌曲,由著名音乐人李子恒作词作曲。1980年凭借此首歌曲获金鼎奖作曲奖。首唱为徐晓菁杨芳仪二重唱,此后有大量的歌手翻唱过此曲,著名的有刘文正、费玉清、小虎队、江蕙、杨钰莹、张清芳、南方二重唱等等。

《东方之珠》,罗大佑作曲的歌曲,题材是回归前的香港。有粤、国语两版,粤语版在1986年推出,由关正杰演唱、郑国江填词、杨云骠编曲,收录于专辑《启示》;国语版在1991年首次推出,由罗大佑演唱、填词,并与花比傲共同编曲,收录于专辑《皇后大道东》。

 

〈梅花〉是中华民国作曲家刘家昌于1970年代作词、谱曲的爱国歌曲。

 

李双江演唱《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是由郑南填词,刘长安谱曲,游国平首唱的歌曲,李双江于1973年演唱的版本收录于《战地新歌》第二辑。

 

《恰似你的温柔》是由梁弘志作词并作曲,蔡琴演唱的歌曲, 1970-1985年代台湾校园歌曲

 

《一封家书》是由李春波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收录于李春波1994年由中唱广州发行的同名专辑《一封家书》中。1995年,该曲获得1994第三届“金唱片”奖。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是由田震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方辉、曾峻填词,方辉、田震谱曲,于2003年1月发行, 也是中国女足队伍的队歌。

吴碧霞演唱《九歌·云中君》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诗,是《九歌》中的一篇。此诗对云的飘忽回环的形象进行生动的描写,细腻地描绘了云朵在广阔的天宇中的各种形态,又把这种形态转换成拟人的云神的形象,并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云神的特征,表现出人对云神的乞盼思念与神对人礼敬的报答。

 

《再见我的爱人》,华语经典歌曲。由1974年日本歌曲〈グッドバイ‧マイ‧ラブ〉改编,日文原唱是安·刘易斯,中文原唱是邓丽君,1975年由香港宝丽金唱片发行,同一年刘文正也采用此曲但不同歌词发表〈就这样约定〉,并将此曲收录于电影《门里门外》原声带当中。〈再见我的爱人〉不但是邓丽君个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亦是华人世界中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

 

《与你到永久》是伍佰演唱的一首歌曲,由伍佰作词、作曲。

《小芳》是由李春波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民谣情歌,收录于1993年6月发行的专辑《小芳》中。 歌曲一出便摘取全国各地排行榜冠军,李春波因此歌获1993年度全国十大最受欢迎男歌手奖。

 

采茶舞曲是采茶的人采茶的时候唱的歌曲,是一首浙江省的传统民歌。周大风词曲,原是越剧现代戏《雨前曲》的主题歌及舞蹈曲。

 

《有点甜》是由汪苏泷作词并作曲,汪苏泷与BY2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曲收录在汪苏泷2012年发行的专辑《万有引力》。

汪明荃 《万水千山总是情》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拍摄制作的清末民初电视剧,监制为王天林,由汪明荃、谢贤、吕良伟领衔主演。 该剧以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救亡图存时期为背景,讲述了阔少阮庭深与庄梦蝶之间跨越万水千山的爱情故事。

莫说青山多障碍

风也急风也劲

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

莫说水中多变幻

水也清水也静

柔情似水爱共永

未怕罡风吹散了热爱

万水千山总是情

聚散也有天注定

不怨天不怨命

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莫说青山多障碍

风也急风也劲

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

莫说水中多变幻

水也清水也静

柔情似水爱共永

未怕罡风吹散了热爱

万水千山总是情

聚散也有天注定

不怨天不怨命

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走四方》是由李海鹰作词、作曲,韩磊演唱的歌曲,是电视剧《一路黄昏》的主题曲,收录于1993年5月26日发行的电视剧原声专辑。

 

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师从20世纪3位指挥大师明希、卡拉扬、伯恩斯坦,是闯入西方古典乐坛少有的东方面孔,以激动的指挥方式闻名。

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师从20世纪3位指挥大师明希、卡拉扬、伯恩斯坦,是闯入西方古典乐坛少有的东方面孔,以激动的指挥方式闻名。

1935年,小泽征尔出生于中国沈阳,“非常不可思议,我出生在中国沈阳,有时我认为自己是半个中国人。”他说。

Seiji Ozawa ©Michiharu Okubo

当然,中国民众对小泽征尔的亲切感,不仅源于他生于沈阳、长于北京所结下的缘分,还因为他对中国深厚的感情。

1976年至今,小泽征尔是来访中国次数最多、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的外国指挥家。

斯人已逝,记忆永存。

1935年9月1日,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出生。小泽征尔的指挥风格简洁明快、热情洋溢,富有艺术感染力。他是第一位活跃在欧美乐坛并获得广泛声誉的亚洲指挥家;他曾凭借指挥歌剧录音作品获得美国格莱美大奖;他与指挥家祖宾·梅塔和朱辉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东方指挥家”。

近几年,因为健康状况小泽征尔不得不居家休养,很久没有登台演出。但在古典乐和歌剧界,他的存在是一种传奇。

勇攀音乐巅峰

小泽的童年是在中国度过的。小泽的家庭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就来到了中国。当时,他的父亲小泽开作是名牙科医生。“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他们全家便搬到了沈阳。1935年,小泽出生在中国沈阳。小泽出生第二年,他们便举家迁到了北京,一直居住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夕,他们全家才回到日本东京。

小泽学音乐起步比较晚,并不是所谓“音乐精英”。5岁时,母亲送了他一个手风琴作为圣诞礼物,小泽才第一次接触音乐。而开始学钢琴,则是在他10岁的时候。1941年,小泽举家回到日本,定居在东京郊外的立川。当时家里没有钢琴,后来亲戚转让给他一架钢琴,哥哥们花了3天时间,用两轮推车将钢琴从横滨运到立川。

Seiji Ozawa ©Michiharu Okubo

为什么从学钢琴转为学指挥?儿时的小泽身体瘦弱,常常患病,所以脸上很少有笑容,为此,少年时期的小泽打了两年英式橄榄球。据他回忆:“我们踢得很较劲。有一次,把一位同学的耳朵都扯掉了,血流不止。于是我们就暂停比赛,一起在大雨中帮他找耳朵。到现在他的一只耳朵还比另一只小。哈哈哈……”而小泽自己也在球赛中折断过两根手指,所以断了做钢琴家的想法,专心学指挥。

1952年,小泽进入杰出音乐教育家和大提琴演奏家斋藤秀雄参与开办的桐朋学园音乐系。几年后,小泽以优异的成绩从桐朋学园毕业,这时,他已经是一位颇具才华的青年指挥家了。但是,拥有更高志向的小泽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他希望到更广阔的领域中去加深学习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斋藤的指挥课上结识的指挥家兼作曲家山本直纯得知小泽的想法时,鼓励他说:“如果有一座音乐金字塔的话,我做的是拓展底座的工作,你去欧洲攀登顶点吧。”

行动力极强的小泽,二十多岁就乘上装载摩托车的货轮只身远赴法国学习音乐。当时,小泽一贫如洗,经常要为第二天的饭食发愁。他曾因为没钱回家而患上了严重的思乡病,精神抑郁,又持续发着低烧,医生给他开的药方是到诺曼底修道院呆上3个月。那里静得怕人,又冷得要命,让小泽终于认识到世俗世界的可爱和温暖,对生活和音乐又焕发起热情。1959年,小泽参加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当时欧洲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至此,小泽走上了自己的艺术腾飞之路。

活跃在世界舞台

1960年,经乐坛大师、比赛评委之一的查理·明希推荐,小泽参加了波士顿交响乐团每年夏天在美国麻省举办的坦格尔伍德乐展。以此为契机,1961年,小泽被选拔出任了伯恩斯坦率领的纽约爱乐乐团的副指挥,而且还在卡拉扬的弟子选拔赛中胜出。小泽有幸在20世纪下半叶受到指挥界两位最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和伯恩斯坦的熏陶。拥有这种经历的小泽,可谓是古典乐界的传奇。

但学成归国的小泽却遭到了日本交响乐团成员的抵制。经历过这段不愉快经历之后,小泽放弃日本,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从1973年开始担任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后,小泽跻身世界最优秀的指挥家行列。在波士顿近30年的指挥生涯中小泽创造了古典乐坛的奇迹,使乐团成为国际上最优秀的交响乐团之一。

出生在沈阳的小泽曾多次访问中国,有很强的中国情结。在母亲去世后,小泽选择将其一部分骨灰埋在北京胡同的院子里,那是他儿时的家。小泽曾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用中文说“新年好”向全世界问候;也曾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在人民大会堂和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过音乐会;他创建的“小泽征尔音乐塾”曾在中国招生,将他们带到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Seiji Ozawa ©Michiharu Okubo

在沈阳与辽宁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时,小泽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和耐心。当时第一遍排练还没结束,小泽就决定对沈阳交响乐团成员进行个人演奏过关训练。这绝不是大师级指挥家该做的事,小泽则说他想送给沈阳市人民一台满意的交响乐。每天训练6个钟头,疲劳过度的小泽先是蹲在地板上指挥,后来干脆就跪在地板上指挥。遇到因难以过关而生出放弃念头的小提琴手,他也没发火,只是一次次地请她再来一遍。当第一小提琴手过关时,小泽大口喘息接过毛巾笑着说:“你们都行,谁也没有理由泄气……”

获得过众多荣誉的小泽并不是天才,他的成功靠的是努力,他的生活方式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日本作曲家武满彻曾经在小泽寓所住过一段时间,目睹过大师的勤奋,他说:“每天清晨4点钟,小泽屋里就亮起灯,他开始读总谱。真没想到,他是如此用功。”

(Quelle: 易网,略有删节)

 

 

《晴天》是周杰伦作词、作曲、编曲并演唱的歌曲,收录在周杰伦2003年7月31日发行的专辑《叶惠美》中。 2003年,该曲获得“第十届全球华语音乐榜”港台地区最佳歌曲奖。2005年,获得“第四届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年度最受欢迎金曲奖。

《再见》是由张震岳创作词曲并演唱的歌曲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注释】
守岁:旧时民间于除夕之夜,一家团坐,饮酒笑乐,通夜不眠,称为“守岁”。

【译文】
长期以来两家关系就很好,彼此相知亲密无间。
天黑之后点起描画的红烛,排起守岁的宴席,友朋列坐其次。
席间歌女唱起《梅花》旧曲,大家畅饮新蒸的柏酒,推杯换盏,间或会有行酒令的游戏。
作者现在是四处漂泊随行处且行乐,一年一年的过去了也不见。

【赏析】
  这年的除夕,孟浩然就是在乐成张少府(子容)的官邸度过的。孟浩然与张子容,既有同乡之谊,又是通家之好,更加两人年青时曾同隐鹿门山,晨夕相处,亲密无间,此次孟浩然专程远道来访,张子容当然热情接待。除夕之夜,张子容的官邸,灯火辉煌,画烛高烧,筵备珍馐,酒斟柏叶。他们一边品尝着新酿的柏叶酒,一边畅叙着别后离情,当时内心的快乐,是难以言喻的。席间还有卢氏歌女演唱《梅花》古曲,她的婉转歌喉,更增添了两位诗人的兴会。
  中反应出一些流传已久的习俗,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与张少府的深情厚谊。

《上海滩》是香港无线电视台出品的民国剧,由招振强、谭锐铭等执导,周润发、赵雅芝、吕良伟等主演。 该剧以民国年间的上海为背景,描述了上海帮会内的人物情仇以及许文强与冯程程之间的爱情故事 。该剧于1980年在香港无线电视首播,1985年被引进中国内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