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曲》是郑绪岚演唱的歌曲,亦是电影《少林寺》的插曲,由王立平创作词曲。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是由田震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方辉、曾峻填词,方辉、田震谱曲,于2003年1月发行, 也是中国女足队伍的队歌。

《上了年纪的男人》是由大壮演唱的一首歌曲。作词:大壮、一博 作曲:一博、张池 编曲:徐远行

儒家“五常”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

礼: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也,人事之仪则也。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信:信者,信字从人言,言非曰,乃有定之文也,以今之概念定义可解为“学说”、“思想”。信与知对立,知宜者唯宜以行,不知宜者从他人言而信,进而守礼以近仁。因此言:必信者无义。

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

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性善说”,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五常”。 曰:“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举贤良对策一》)

 

《风吹麦浪》是李健作词、作曲并演唱、赵兆编曲的歌曲。该歌曲先是收录于2007年李健发行的个人专辑《想念你》中,2013年又收录在李健的个人专辑《拾光》中。

远处蔚蓝天空下

涌动着金色的麦浪

就在那里曾是你和我

爱过的地方

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

吹向我脸庞

想起你轻柔的话语

曾打湿我眼眶

嗯...啦...嗯...啦...

我们曾在田野里歌唱

在冬季盼望

却没能等到阳光下

这秋天的景象

就让曾经的誓言飞舞吧

随西风飘荡

就像你柔软的长发

曾芬芳我梦乡

嗯...啦...嗯...啦...

远处蔚蓝天空下

涌动着金色的麦浪

就在那里曾是你和我

爱过的地方

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

吹向我脸庞

想起你轻柔的话语

曾打湿我眼眶

嗯...啦...嗯...啦...

我们曾在田野里歌唱

在冬季盼望

却没能等到阳光下

这秋天的景象

就让失散的誓言飞舞吧

随西风飘荡

就像你柔软的长发

曾芬芳我梦乡

嗯...啦...嗯...啦...

01 甜蜜蜜 02 千言萬語 03 你怎麼說 04 何日君再來 05 月亮代表我的心 06 我只在乎你 07 我怎能離開你 08 但願人長久 09 愛人 10 四個願望 11 再見我的愛人 12 路邊的野花不要採 13 又見炊煙 14 償還 15 海韻 16 南海姑娘 17 淚的小雨 18 夜來香 19 小城故事 20 獨上西樓 21 舊夢何處尋 22 世界多美麗 23 水漣漪 24 無情荒地有情天 25 情人的關懷 26 小雨多美麗 27 絲絲小雨 28 假如我是真的 29 我和你 30 雲深情也深

《你,好不好?》是周兴哲、吴易纬作词,周兴哲作曲并演唱的歌曲,于2016年5月20日发行

 

《城里的月光》是许美静演唱的流行歌曲,由陈佳明创作词曲,吴庆隆编曲,收录于许美静1996年12月5日发行的专辑《遗憾》中 。

原唱:张行 作词:陈彼得 谱曲:陈彼得

 

《光年之外》是由邓紫棋作词、作曲并演唱的歌曲,亦是电影《太空旅客》的中国区主题曲,发行于2016年12月30日。 2017年,该曲获得MTV全球华语音乐盛典最佳十大金曲奖、Billboard Radio China2017年度华语十大金曲奖。

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师从20世纪3位指挥大师明希、卡拉扬、伯恩斯坦,是闯入西方古典乐坛少有的东方面孔,以激动的指挥方式闻名。

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师从20世纪3位指挥大师明希、卡拉扬、伯恩斯坦,是闯入西方古典乐坛少有的东方面孔,以激动的指挥方式闻名。

1935年,小泽征尔出生于中国沈阳,“非常不可思议,我出生在中国沈阳,有时我认为自己是半个中国人。”他说。

Seiji Ozawa ©Michiharu Okubo

当然,中国民众对小泽征尔的亲切感,不仅源于他生于沈阳、长于北京所结下的缘分,还因为他对中国深厚的感情。

1976年至今,小泽征尔是来访中国次数最多、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的外国指挥家。

斯人已逝,记忆永存。

1935年9月1日,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出生。小泽征尔的指挥风格简洁明快、热情洋溢,富有艺术感染力。他是第一位活跃在欧美乐坛并获得广泛声誉的亚洲指挥家;他曾凭借指挥歌剧录音作品获得美国格莱美大奖;他与指挥家祖宾·梅塔和朱辉一起被誉为“世界三大东方指挥家”。

近几年,因为健康状况小泽征尔不得不居家休养,很久没有登台演出。但在古典乐和歌剧界,他的存在是一种传奇。

勇攀音乐巅峰

小泽的童年是在中国度过的。小泽的家庭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就来到了中国。当时,他的父亲小泽开作是名牙科医生。“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他们全家便搬到了沈阳。1935年,小泽出生在中国沈阳。小泽出生第二年,他们便举家迁到了北京,一直居住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夕,他们全家才回到日本东京。

小泽学音乐起步比较晚,并不是所谓“音乐精英”。5岁时,母亲送了他一个手风琴作为圣诞礼物,小泽才第一次接触音乐。而开始学钢琴,则是在他10岁的时候。1941年,小泽举家回到日本,定居在东京郊外的立川。当时家里没有钢琴,后来亲戚转让给他一架钢琴,哥哥们花了3天时间,用两轮推车将钢琴从横滨运到立川。

Seiji Ozawa ©Michiharu Okubo

为什么从学钢琴转为学指挥?儿时的小泽身体瘦弱,常常患病,所以脸上很少有笑容,为此,少年时期的小泽打了两年英式橄榄球。据他回忆:“我们踢得很较劲。有一次,把一位同学的耳朵都扯掉了,血流不止。于是我们就暂停比赛,一起在大雨中帮他找耳朵。到现在他的一只耳朵还比另一只小。哈哈哈……”而小泽自己也在球赛中折断过两根手指,所以断了做钢琴家的想法,专心学指挥。

1952年,小泽进入杰出音乐教育家和大提琴演奏家斋藤秀雄参与开办的桐朋学园音乐系。几年后,小泽以优异的成绩从桐朋学园毕业,这时,他已经是一位颇具才华的青年指挥家了。但是,拥有更高志向的小泽并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他希望到更广阔的领域中去加深学习和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斋藤的指挥课上结识的指挥家兼作曲家山本直纯得知小泽的想法时,鼓励他说:“如果有一座音乐金字塔的话,我做的是拓展底座的工作,你去欧洲攀登顶点吧。”

行动力极强的小泽,二十多岁就乘上装载摩托车的货轮只身远赴法国学习音乐。当时,小泽一贫如洗,经常要为第二天的饭食发愁。他曾因为没钱回家而患上了严重的思乡病,精神抑郁,又持续发着低烧,医生给他开的药方是到诺曼底修道院呆上3个月。那里静得怕人,又冷得要命,让小泽终于认识到世俗世界的可爱和温暖,对生活和音乐又焕发起热情。1959年,小泽参加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当时欧洲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至此,小泽走上了自己的艺术腾飞之路。

活跃在世界舞台

1960年,经乐坛大师、比赛评委之一的查理·明希推荐,小泽参加了波士顿交响乐团每年夏天在美国麻省举办的坦格尔伍德乐展。以此为契机,1961年,小泽被选拔出任了伯恩斯坦率领的纽约爱乐乐团的副指挥,而且还在卡拉扬的弟子选拔赛中胜出。小泽有幸在20世纪下半叶受到指挥界两位最伟大的指挥家卡拉扬和伯恩斯坦的熏陶。拥有这种经历的小泽,可谓是古典乐界的传奇。

但学成归国的小泽却遭到了日本交响乐团成员的抵制。经历过这段不愉快经历之后,小泽放弃日本,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从1973年开始担任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后,小泽跻身世界最优秀的指挥家行列。在波士顿近30年的指挥生涯中小泽创造了古典乐坛的奇迹,使乐团成为国际上最优秀的交响乐团之一。

出生在沈阳的小泽曾多次访问中国,有很强的中国情结。在母亲去世后,小泽选择将其一部分骨灰埋在北京胡同的院子里,那是他儿时的家。小泽曾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用中文说“新年好”向全世界问候;也曾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在人民大会堂和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办过音乐会;他创建的“小泽征尔音乐塾”曾在中国招生,将他们带到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Seiji Ozawa ©Michiharu Okubo

在沈阳与辽宁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时,小泽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和耐心。当时第一遍排练还没结束,小泽就决定对沈阳交响乐团成员进行个人演奏过关训练。这绝不是大师级指挥家该做的事,小泽则说他想送给沈阳市人民一台满意的交响乐。每天训练6个钟头,疲劳过度的小泽先是蹲在地板上指挥,后来干脆就跪在地板上指挥。遇到因难以过关而生出放弃念头的小提琴手,他也没发火,只是一次次地请她再来一遍。当第一小提琴手过关时,小泽大口喘息接过毛巾笑着说:“你们都行,谁也没有理由泄气……”

获得过众多荣誉的小泽并不是天才,他的成功靠的是努力,他的生活方式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日本作曲家武满彻曾经在小泽寓所住过一段时间,目睹过大师的勤奋,他说:“每天清晨4点钟,小泽屋里就亮起灯,他开始读总谱。真没想到,他是如此用功。”

(Quelle: 易网,略有删节)

 

 

《在水一方》由琼瑶填词,林家庆谱曲,这首歌是琼瑶1975年时为电影《在水一方》谱写的同名主题歌,由高凌风、江蕾演唱。1980年,邓丽君演唱了这首歌并将其收录于同名专辑《在水一方》中,从此,《在水一方》红透了大江南北。

 

《弯弯的月亮》是李海鹰作词、作曲的一首歌曲,创作于1989年,由刘欢演唱,是音乐电视片《大地情语》的插曲。

《外面的世界》是齐秦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齐秦1987年2月18日发行的专辑《冬雨》中。

 

杨洪基演唱 歌曲《一支难忘的歌》是电视剧《蹉跎岁月》插曲,创作于1982年,作词叶辛,作曲黄准 原唱关牧村。

豫剧 《穆桂英挂帅》是豫剧表演大师马金凤的代表作,由宋词与马金凤两人于1954年在传统豫剧《老征东》(又名《杨文广夺印》)的基础上改编而成。马金凤饰演穆桂英一角,她凭借出色的表演一跃成为中国剧坛上的明星,并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该剧在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全国第一批优秀传统剧目”评选中名列榜首。

 

汪明荃 《万水千山总是情》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拍摄制作的清末民初电视剧,监制为王天林,由汪明荃、谢贤、吕良伟领衔主演。 该剧以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救亡图存时期为背景,讲述了阔少阮庭深与庄梦蝶之间跨越万水千山的爱情故事。

莫说青山多障碍

风也急风也劲

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

莫说水中多变幻

水也清水也静

柔情似水爱共永

未怕罡风吹散了热爱

万水千山总是情

聚散也有天注定

不怨天不怨命

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莫说青山多障碍

风也急风也劲

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

莫说水中多变幻

水也清水也静

柔情似水爱共永

未怕罡风吹散了热爱

万水千山总是情

聚散也有天注定

不怨天不怨命

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演唱:耿莲凤 张振富《逛新城》是一首二重唱音乐作品,创作于1959年,由集体作词(邓先恺执笔),李才生作曲,由张新民、白兴吾演唱。 2019年,该曲获得“歌声唱响中国”最美城市音乐名片发布暨表彰仪式“最美城市音乐名片优秀歌曲奖” 。

 

《朋友》是周华健演唱的歌曲,由刘思铭作词,刘志宏作曲,洪敬尧编曲,收录在周华健1997年4月16日发行的同名专辑《朋友》中,是周华健的代表作 。

《轻轻地告诉你》是毕晓世作词、作曲,杨钰莹演唱的歌曲。收录在杨钰莹1993年3月1日发行的专辑《月亮船》中。1995年,杨钰莹凭借该歌曲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爱拼才会赢》,作为一首闽南语流行音乐歌曲,由台湾作曲家陈百潭填词及作曲,歌手叶启田原主唱,后来被多名歌手翻唱或改编。

01.何日才相会 02.过去的事情不再想 03.旅途之歌 04.雪花 05.乡恋 06.啊!千山 07.美好的人生 08.阿哥伴我放羊 09.皎洁的圆月挂在天上 10.西湖美 11.洁白的羽毛寄深情 12.愿你学会这支歌 13.啊!杜鹃花呀 14.可爱的杜鹃花 15.四季歌 16.天涯歌女 17.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8.山歌 19.潇水弯弯潇水长 20.珊瑚颂

《热情的沙漠》,最早的原唱是日本的双胞胎组合ザ・ピーナッツ(The Peanuts),时间是1973年,作词山上路夫,作曲加瀬邦彦。原版名称为情热の砂漠。 中文版最早是来自欧阳菲菲。1995年,庾澄庆重新演绎该曲并让中国人熟知。

 

《满天星辰不及你》是由张英湘作词、文扬作曲,ycccc演唱的一首歌曲。

 

陕西民歌,1956年《赶牲灵》是由张天恩填词的歌曲。

 

《两只蝴蝶》是牛朝阳作词、作曲,周亚平制作,庞龙演唱的歌曲。

 

 

《迟来的春天》是由因幡晃作曲,卢东尼编曲,谭咏麟演唱的一首歌曲。

 

Catalog
2年前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yí)岁除:一年已尽,“一”字用在第四声(去声)字的前面时,“一”变调,读第二声(阳平)。除,逝去。
屠苏:亦作“屠酥”,“屠苏”本来是一种阔叶草,南方民间风俗,有的房屋上画了屠苏草作为装饰,这种房屋就叫做“屠苏”。另一种说法是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