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艺术
*中国青铜艺术
*古埃及艺术*壁毯艺术*织锦艺术*中国陶瓷*中国青铜艺术*中国景泰蓝艺术*中国玉器艺术*中国漆器艺术*欧洲青铜艺术*欧洲陶瓷*摄影艺术*玻璃绘画艺术*希腊-罗马艺术*希腊时代*工业设计*日本书道*日本漆器艺术*日本陶瓷*中国书法 *铜版画艺术*家具艺术*马赛克镶嵌艺术*东方-古希腊艺术*土耳其陶瓷*制表艺术*壁画艺术中国美术史 史前时代中国美术史 公元前 21世纪 - 公元前 16世纪 夏中国美术史 公元前 16世纪 - 公元前 11世纪 商中国美术史 公元前 11世纪 - 公元前 771 西周中国美术史 公元前 771 - 公元前 221 西周春秋战国中国美术史 公元前 221 - 公元 220 秦汉中国美术史 公元 220 - 581 三国魏晋南北朝中国美术史 公元 581 - 907 隋唐中国美术史 公元 907 - 1279 五代南北宋中国美术史 公元 1280 - 1368 元中国美术史 公元 1368 - 1644 明中国美术史 公元 1644 - 1911 清中国美术史 公元 1911 - 现在 中国西方美术史 史前时代西方美术史 公元前 15世纪 - 公元 5世纪西方美术史 公元 5世纪 - 公元 15世纪 中世纪西方美术史 公元 15世纪 - 公元 18世纪西方美术史 公元 19世纪西方美术史 公元 20世纪西方美术史 公元 21世纪
Bianqing
编磬是源于中国的一种打击乐器,起源于鲁,由石或玉做成“磬”,十六面“磬”编为一组。除可演奏出具有十二正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的音色外,另有四个半音。
Bianzhong|Ein Satz gestimmter Bronzeglocken, von denen jede verschiedene Noten zu verschiedenen Intervallen
Dahefang-Ding
商大禾方鼎是商代晚期铜器,1959年在湖南省宁乡市出土,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商大禾方鼎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重12.85千克,鼎身四周有棱饰,器壁四面装饰高浮雕的人面纹饰,人面五官准确,双耳上侧饰有兽面纹常见曲折角,下侧有兽面纹的腿和足,整体以云雷纹为地纹,鼎腹内壁铸铭文两字“大禾”。 商大禾方鼎是目前中国唯一以人面纹为饰的青铜鼎,是研究古代思想意识、祭祀风俗,以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资料。
Dayu-Ding
大盂鼎,又称盂鼎或廿三祀盂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岐山是古代周朝的发源地。 大盂鼎铸造于周康王二十三年(约前1003年),鼎高102厘米,重153.5公斤,腹内侧铸有19行铭文,分2段,共291字。铭文的内容是有关一个名叫盂的贵族为颂扬周康王的赏赐、训告和伟绩,铸鼎以铭记。
Dou
青铜豆,礼器的一种。造型类似高足盘,上部呈圆盘状,盘下有柄,柄下有圈足,作为礼器与鼎、簋、豆、簠、笾、鼎、铏、盨、罍、爵等配套使用。古代贵族或君王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专门盛放腌菜、肉酱等调味品。
Guo Ji Zi Bai pan
虢季子白盘,是西周时期的一件大型青铜器,中国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铭文共111个字,大致上为四字一句,为韵文。铭文记述了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6年)虢季子白在洛河北岸大胜猃狁(匈奴的先祖),杀死五百名敌人,活捉五十名俘虏,宣王举行隆重的庆典表彰他的功绩,赏赐了马匹、斧钺、彤弓、彤矢。虢季子白特制造此盘来纪念这件事情。这段铭文,见证了西周初年的分封制确实起到了“以藩屏周”的重要作用。
Hezun
何尊, 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其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建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可相互证,起到了证实补史的作用,为西周历史的研究和青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铭文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 尊里的“中国”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