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History
J 0 - 500 AD
Palastwache f. / Wachsoldat / Krieger m. / Ritter von Wei und Jin-Dynastie
Aufruhr der fünf Barbaren/Upheaval of the Five Barbarians
五胡乱华,中国历史名词,是指中国西晋时期境内众多游牧民族趁晋政权在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割据汉地北部以建立五胡十六国,与退守汉地南部的晋政权形成对峙之势。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馀年间,这些内徙的草原各族及汉族在汉地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破坏了中原的政权和经济架构,但也使漠北游牧民族与汉地汉族产生文化经济交往。由于汉族人口从黄河流域大规模迁移至汉地南部的长江和珠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经济平衡。
Fünf Hu und sechzehn Königreiche
五胡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该时期自304年刘渊及李雄分别建立汉赵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范围大致上涵盖华北、蜀地、辽东,最远可达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众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而北魏史学家崔鸿以其中十六个国家撰写《十六国春秋》(五凉、四燕、三秦、二赵,成汉、胡夏为十六国),于是后世史学家称这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Augustinus von Hippo/奥勒留·奥古斯提奴斯
奥斯定(拉丁语:Augustinus Hipponensis;英语:Augustine of Hippo)或圣奥思定(英语:Saint Augustine 或 Saint Austin),俗称圣奥古斯丁。原称奥勒留·奥古斯提奴斯(拉丁语:Aurelius Augustinus,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罗马帝国末期北非的柏柏尔人,早期西方天主教的神学家、哲学家,曾任大公教会在阿尔及利亚城市安纳巴的前身希波(Hippo Regius)的主教。
Childerich I.
希尔德里克一世(法語:Childéric I,440年—481年6月26日),自457或458年起任萨利昂法兰克人国王。他的名字来自法兰克语hild-“战斗”和-rik“强大”,Childericus是其拉丁文形式。他是克洛维一世的父亲。 希尔德里克一世是墨洛温王朝能够确证存在的第一位国王。
Codex Sinaiticus
西乃抄本(希伯来语:קודקס סינאיטיקוס,希腊语:Σιναϊτικός Κώδικας,英语:Codex Sinaiticus),又译为西乃山抄本或西奈抄本,一系列以通用希腊语写作的《圣经》抄本。19世纪在圣凯瑟琳修道院发现,并于20世纪发现更多的抄本。于4世纪以安色尔字体写成,是现在年代最早的《新约圣经》抄本,在新约研究中有重要的地位。大部分抄本,现存放在大英博物馆中。 它包含《新约圣经》及《旧约圣经》。希腊文的《旧约圣经》(即七十士译本)差不多完整无缺,连同完整的《新约圣经》、《巴拿巴书》及部分《黑马牧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