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德百科全書 | 汉德百科全书

       
汉语 — 德语
历史 公元 500 - 1000

Karl der Große
查理曼(法语:Charlemagne,742年4月2日—814年1月28日),或称卡尔或查理大帝(法语:Charles Ier le Grand、德语:Karl I der Große,拉丁语:Carolus Magnus),指的是一位在欧洲中世纪早期的法兰克国王,属于法兰克王国的第二个朝代加洛林王朝,生存时间为公元768年-814年。
Chajing
《茶经》是唐朝人陆羽所撰的茶学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茶的专著。全书分3卷10篇,总结茶的栽培、采摘、制作、鉴别、煮饮的流程和工具,收集历史上与茶有关的史料,是当时茶学知识的集大成之作。《茶经》影响和倡导了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极大地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建立和发展。
Chanzong/Zen/Zen-Buddhismus/ Seon/Thiền
禅宗为大乘佛教流传于东亚的一支佛教宗派,由南天竺禅师菩提达摩(一作达磨)传至中国。在中国历史,禅宗发展可分成四个时期,由菩提达摩至中国开始,至惠能大宏禅宗为止,此为禅宗的开始,可称为早期禅宗。由六祖惠能门下,洪州、石头二宗,发展为五宗七派(临济宗黄龙派和杨岐派、法眼宗、曹洞宗、云门宗、沩仰宗),此为禅宗的发展期,时间约当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临济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话头禅”,曹洞宗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至于明朝中晚期,此为禅宗的成熟期,又可称为中期禅宗。至于明朝中叶净土宗兴起,此时佛教的特色为禅净合一,与儒、释、道三教合一,禅净合一的影响,使得当时的僧人唯以参话头、念弥陀为主,禅宗逐渐失去创新的生命力,为禅宗的衰落期,又称为晚期禅宗,始于晚明至清朝结束为止。清末民初之际,有鉴于佛教的衰微,虚云大师起而中兴禅宗,为近代禅宗中兴之祖。
Chan Chan
Chan Chan war die Hauptstadt des präkolumbischen Chimú-Reiches und befand sich an der peruanischen Pazifikküste, westlich der heutigen Stadt Trujillo.
Changting/长汀古城/汀州古城
长汀古城又称汀州古城,创建于公元736年,位于福建龙岩市长汀县,地处武夷山脉南麓,南与广东近邻,西与江西接壤,为闽粤赣三省的古道枢纽和边陲要冲,成为汀州古城的坚壁高垒,被称为“福建西大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长汀古城汉代置县,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设置汀州,唐代至清代间一直为州、郡、路、府所在地,是闽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唐宋元明清皆谓金瓯重镇,州郡路府县均称华夏名城”之盛赞。
Chenqiao-Meuterei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驾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1月31日),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 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琦、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Chishan-Fahua-Tempel
山东法华院又名赤山法华院,是位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石岛镇北部的赤山南麓,始建于唐代,是一处情系中、日、韩三国人民友谊的佛教寺院。据史书记载,赤山法华院为唐代新罗人(今韩国)张保皋所建。唐宪宗二年(807年),张保皋应征入唐,因武艺超群,作战勇敢,被提升为武宁(今徐州)军中小将,深受大唐将士的爱戴。当时石岛湾一些村庄里有很多新罗人居住着 ,他们几乎人人信仰佛教。为了让家乡的人能有精神依托,也为了“光宗耀祖”行善事,张保皋于唐穆宗三年(823年)征得唐政府的同意,在赤山浦(今石岛湾)建立禅院。因此山周围山石皆为红色,相传有赤山神保佑当地众生,又因建院时请来诵经的首批僧人属天台宗派,读诵《法华经》,故此院取名为“赤山法华院”。
Chongfu-Tempel
朔州崇福寺,也称林衙寺、崇福禅寺,位于山西朔州城区东大街,净土宗寺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唐朝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原名林衙寺,金天德年间称崇福禅寺。该寺建筑为典型汉传佛教风格,其中轴线上依次为金刚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殿、地藏殿、大雄宝殿、弥陀殿、观音殿。其中弥陀殿、观音殿为金代建筑。